——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为一个资深的拖更专家终于想起来要更新了。当然也不是说一直没有去更,而是说这几天,忙!没有想到去写什么。最后啊,终于想到可以写写诗论。可能比较有意思,所以说唐诗的这么一个评论来啊。当然也不说多么专业的,勉勉强强。毕竟之前也写过类似的东西,所以说呢,想来想去啊,写个这个想写的啊,确实很多,毕竟这么多年也读了不少诗思前想后我觉得应该写一写这首元稹的《离思》。
说到元稹这个人,有关于他的故事很有意思。首先,它是故事崔莺莺张生西厢记长亭送别男主角的原型。这就很厉害了,一个人,能把自己去风流的历史写成一本书,还能让后世流传下去在唐代来讲也并不是那么简单。毕竟,古代封建社会他的思想并不是这么开放,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它有各种各种纲常伦理的限制。当然明朝到了后面有一个叫沈复的,他也写了这么一本书叫《浮生六记》。这《浮生六记》,写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在这里不多赘述。其实啊,两本书大体的思路是相似的。清代的《红楼梦》里面有写过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人在院子里边儿看西厢记。当时的时候有很多人羡慕,跟我讲这两个人很幸福,如何如何。我说啊,其实啊,这种东西啊,元稹很早之前就体会过了。他不光看他还写,这是一个境界。
那我要说的这首《离思》。对我来讲也有很特殊的意义,这是我背的时间最长的一首诗,我打小孩开始背。从7岁背完第1句,遇到16岁啊,背完最后一句。这中间花了9年。赶上昨天是端午节。看汪曾祺老先生写的《端午的鸭蛋》就觉得我可以写下这首诗,因为里边正好有两句很熟悉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就突然想到下面几句诗了。于是就琢磨琢磨写写吧。一不小心就把这篇文章写完了。不过作为坑王啊,这会儿这篇文章肯定不能完全给你们发出去,你看他们给我说闲白,就写了这么多。不能把它当书来说,很多人啊,都给我提了个建议,说把升凤记呀,整理整理整理成文本。我告诉他你想多了,我要有时间把升凤记整理成文本,我新书也就写完了。
书归正题,他们要说这首离思啊是其中的第四首。这首诗用的典故很经典。一首诗中,前两句用两个典故,第一个是经沧海再难为水,第二个是除巫山皆不是云。这两个典故呢,如果说没有典故背景的话,用在哪一句哪首诗什么类型的诗都是合适的。那么元稹这人厉害,就厉害在这儿的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啊,很好地表达了他内心对于自己爱人的喜爱,爱的都不行了。看的第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的对仗其实很工整,这就体现出来,这是文学大家、著名诗人的风范。
最后两句:“次取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相对来讲并不是那么有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两句有一个缺点。当然这个缺点不是说放在现在来说的,而是放在古代。因为在古代毕竟是一个农耕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这种谈情说爱啊,是不被特别允许的。但是,我们要从这种高级文学的角度来看的话,首先它第一前面这一句第3句此去花丛懒回顾这一句啊,其实写的相当巧妙,在这里啊,元稹用的是正衬。元稹用这个花的好,来写出他爱他初恋情人的好。当然有的人问这到底是不是初恋情人,我考证了一下,有说不是的也有说是的。不过这种东西啊,在文学上来讲并不特别重要,因为你管他是不是初恋情人啊,只要他的意境、他的文笔包括各方面的对仗结构找工整了,那这首诗就很好。
说起元稹啊,就不得不提下崔莺莺。这个崔莺莺,很有意思。本来是这么一个伎女,当然她是个伎女,和那个妓不一样,是一个单立人一个支。这在古代意思就是只卖艺不卖身。当然如果她卖身的话就入不了元稹的法眼了。那么这个诗,肯定写的是一个回忆的场景。可能啊,突然有某一个妹子和他说,我多么多么喜欢你,要和你在一起。然后元稹跟那个妹子说抱歉,我心里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了,我们不能在一起。反正就是这种类似于偶像剧的故事。不过对元稹来说,他在当时那个时代绝对算是偶像了。据说元稹长的相当不赖,诗写得又好,文采又好,还有官儿。这在哪个时代都是万千少女追捧的人物。算是小鲜肉级别的高富帅。追求他的女孩儿自然很多,毕竟在唐代是个比较开放的社会,比较推崇贵游文学。所以说那个时候的女子还是比较自由的,可以去告诉自己男的心上人,我喜欢你呀,什么什么各种的话。
不过元稹对这些人倒是不为所动,告诉她们说,不行!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我不能再和你们好,因为我要对她用情专一,而且你们都比不上他呀。当然后面这句是最重要的不是我不喜欢你们而是你们都比不上她呀!那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是爱情的奇怪之处了。
当然了,通读全诗啊,并没有什么很难懂的字。而且并不需要一些背景才能读懂首诗。甚至两个典故啊,你都可以置他于不顾。唯一有点难的就是这个次取这两个字。出现这个次取两个字是用得相当好的。可以看出来还是很多小姑娘来找他表白,并不是那一个两个小姑娘。而且后面的花丛两个字啊,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观点。
当时元稹的艳遇,引起了一个著名诗人的羡慕。这个人很有名,叫白居易,字乐天。这个人啊,天生婚姻不顺,有一段一段一段的姻缘,喜欢哪个姑娘哪个姑娘不跟他。所以啊,他写长恨歌和写琵琶行的时候写的都很用力。除了对于唐明华和琵琶女的这个真正的羡慕以外,还有很多他个人的因素在里面。关于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接下来重点说说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一句和第二句在网上说的特别多,如果想看可以去网上自己查一查。所以啊,咱们就把重点放在最后一句上。要说这最后两句,争议比较大。有的人说是为了悼念亡妻;也有的人说是分手;当然啦,还有人说是拒绝表白。那么不管怎么说,都是男女之间的事情(因为历史考证元稹不是同性恋)。那么这两句呢,写的谁?我在这里啊,就不细说了。要细说的是这两句诗的意境。
第1句次取花丛懒回顾。可能啊,是袁珍骑着马就突然路过一个花丛,觉得华中挺不错。然后呢,就想起了,曾经有个姑娘向他表白。那要怎样拒绝这个姑娘呢?那就跟他说啊,啊,我经过花丛哎,有很多人向我表白我都拒绝了。所以你呀,也不例外,我也要拒绝你。当然作为一个是他说话不能这么直接,他不能说爱我不喜欢你,你快走吧,走吧,我不要你了。他呢,就是写个诗啊,发泄发泄就是了。说啊,这么大的花丛,没有什么值得我回头的。那意思就是说啊,你也不要再苦苦的追寻了。爱火苦苦的追寻,已经狠狠烧伤我和你。
最后一句半缘修道半缘君。就是说啊,我为什么不接受你呀?因为我已经心里有了另一个人了。我不能喜欢你,喜欢你我就对不起她,更对不起我的心。当然如果说按照悼亡妻子这种说法的话,那么这两句诗还有其他理解方法。就说啊,我以后不娶了,因为我心里有你了,我就是喜欢你一个,你死了我的心也跟着你死了。也可以这么去理解这首诗。所以说呢,这首诗啊,理解方法很多,不同人那就有不同的感觉。所以说一首好诗不一定每一个意象都是明了的,但他只要写出来那种美感就是好诗。
看最后两句,虽然说没有什么生僻字。但是,这种语境和意境营造的非常好。从这个方面就体现出诗人炉火纯青的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