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揭开了一个谜团

揭开了一个谜团

作者: 老的山羊 | 来源:发表于2024-01-22 05:09 被阅读0次

    2016年的10月下旬,我与老克、节减和老姚一同自驾到陕川自由行。我们从太原出发,游西安,住咸阳,穿傥骆道,览汉中,好不惬意。又从汉中沿金牛道一路向南,住四川古城“葭萌县”(即现在的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顺古蜀道边走,边考察,边拍摄。刚出古蜀道,日落时分了,赶到广元有点来不及,于是就近在附近的四川梓潼住了下来。

    对梓潼这个县了解太少,那时的网络也不太发达,辛苦节减查询了一宿,掌握不少当地的线索。

    隔天一大早,可口的早饭后,他带领我们前往十几公里外去游览的一座庙。路上他说了庙宇的名字,我没有记住。到了庙门口,才看到庙宇名字叫“七星庙”,至于是干什么的,祭祀哪位神仙等等,一无所知。既然来了,就好好参观吧,我们佩挂停当,走向大庙。

    当时并没有其他游人,庙门口有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和一位香客模样的人在闲谈。见我们过来,工作人员向节减验票,我与老姚、老克漫步迈进大庙门。进门就是台阶,刚上台阶,那位显然是很熟悉大庙的香客向我们搭讪:你们早啊!老姚问这里是什么庙?供奉谁?那位说是文昌帝的祖庙。随口问我们哪里来的?我们说是山西。他接话说:好啊,正好拜拜你们的老乡。

    在我有限的知识储存里,好像文昌帝也就是文魁星(文奎星),是天上管理文化教育的。最初知道“文昌”的名字,是一九六二年的盛夏,随同父母游晋祠,被接待在晋祠里边的一堵围墙内的庙宇一般的房子里,主人专门介绍,这里是文昌宫,并简单讲文昌帝是干什么的等等。我什么都没有记住,只记得那天主人自制的糖精牛奶冰激凌和玫瑰蜂蜜冰糕特别的美味。虽然冰激凌微微发苦,母亲说那是糖精放得多了;玫瑰蜂蜜冰糕里偶尔能看到蜜蜂的肢体,可是这些丝毫不影响我的味蕾。我牢牢地记住了“文昌”。

    再后来,附近太山上的龙泉寺里偶尔挖掘出了唐代金棺,山上条件不行,全部出土文物从山上搬存到这里。我与夫人有幸在发掘的领导者,我的朋友非哥的引导下,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有幸目睹。

    自从知道广东有个文昌县,后来成为海南的文昌县以后,怎么感觉那里应当是文昌帝的家乡,否则怎么会用“文昌”二字命名县名啊!

    今天这里突然冒出个“文昌帝”是山西人,怎么回事呢?因为对这座庙宇一点儿也不了解,当时只能且行且看,来不及细瞧或者看不明白的,就拍下说明牌子上的文字,供回家后琢磨,于是拍了不少旅游照。

    参观完毕,总的印象:七曲山大庙是座较大的道家庙观;这里是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庙、祖庭,又称“帝乡”;主要祭祀文昌帝,也就是文曲星,也叫“魁星”或“奎星”;香火一直很旺,现代的学子们也还有不少人在考试前到这里上香许愿;文曲星可能是山西籍人士!这里如同其他地方的庙宇道观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了其它祭祀的神灵,需要什么增加什么,以求香火持续旺盛,如现在供奉着药王、牛王、蚕神、谷神什么的好几个神灵,就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尤为可笑的是还有张献忠的家庙。

    七曲山大庙古建筑占地一万三千多平方米,有二十三座建筑组成,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民国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

    1996年11月20日,七曲山大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可能是没有祭祀文昌帝的缘故,对他的了解就更少了!孤陋寡闻的我,在四川第一次听说香火很盛的文昌帝君是位山西人!他是何方神圣?姓甚名谁,是我省哪里人氏?如此知名的山西人,以前竟然一点也不知晓,山西自己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好像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位山西人嘛!谜团萦绕在我的脑中。

    回来即查检,只检得文曲星姓张,名亚子。

    张亚子,东晋时期人士。其先越西人,究竟是什么人,说法不一。有的说他侍母致孝,因报母仇徙居四川七曲山,在晋朝做官,后战死,后人立庙纪念;有人说他曾长期居住七曲山,晓诗书,精医术,为贫苦乡民诊病施药,排忧解难,敬老爱幼,为民行医,扶危济困,深受百姓爱戴,死后百姓建此庙纪念;也有的传说则把他说成是神仙一类人物。四川的百姓于东晋末年(约390年)开始建祠祭祀张亚子,也就是说七曲山大庙的前身始于晋。以后,自唐至宋屡封,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七月,皇帝赵恒封张亚子为“英显王”。又有传说为:梓潼原是个人,死后被封为神,本与天上文昌星无关,但后来道教一派逐渐衍变,成了:玉帝命梓潼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加封为辅元开化司禄宏仁帝君,遂与文昌星合而为一,即成“文昌帝君”,累封至“梓潼宏仁开化文昌帝君”。明清全国各地建文昌祠,因为文昌帝君发祥于梓潼,所以又称梓潼帝君。

    于是,从此中国文化史上便有了“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说法。唐朝以来,历代科举制度的巨大的诱惑力、威慑力,使得赶考之人在科考之前,大多数会想到去文昌宫,或魁星楼或棂星塔等出祭拜,求得帮助,这也是各地文昌宫等标志性建筑遍布的原因。

    那么文昌县呢,是现在海南省的县级市,它的前身是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置的紫贝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汉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撤销。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在紫贝县旧址设置武德县。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名为平昌县。冼夫人(公元522年—公元590年)平定岭南叛乱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改名为文昌县,寓意“偃武修文”,至此“文昌”沿用至今。这样看来,“文昌县”与文昌帝星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现在的七曲山大庙最初叫“亚子祠”,大庙是文昌帝君的发祥地。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扩建大庙,从南宋末至清初的六百年间,屡毁屡建。就这样,小小的祠宇就扩建成了一座大庙,现有的建筑或建于元朝,或为明清遗物。

    检索了许多,依然找不到张亚子或梓潼是山西何方神圣的线索,随着日常杂事的纷扰,此事就放下了,但是作为一个谜团一直埋藏于心间。

    前些日子查看其他资料,突然想起了这个谜,心有不甘,于是又海阔天空地检索一番,甚至翻阅了《搜神记》、《新搜神记》和《列仙全传》,直看得我眼花缭乱,依然无果。无奈之余,找出当年那趟自由行的旅游照,一个殿宇一个殿宇地比对排查,最终有了答案!

    七曲山大庙建群据说是仿王府格局营造,外有宫墙拱卫,内有殿堂和宫苑。大庙以百尺楼、正殿、桂香殿为中轴线,其余建筑由此向左右延伸。因受地形的限制,并不对称,且有高低之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修建川陕公路时,又将七曲山大庙分为南北两半。

    大庙正门内是百尺楼,又名忠孝楼、星主楼、魁星楼,始建于明代。清雍正四年(1726年)被烧,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楼两侧有回廊直正前院。百尺楼二楼正中塑有魁星像,文人赶考到此地必拜此神。

    楼后为文昌正殿,正殿位于七曲山大庙建群的中心部位,是供奉文昌帝君的主殿,也是全庙的核心。两稍间系走廊。殿前左右为钟楼、鼓楼。

    回廊曲径,光线昏暗,香火莹莹,烟雾缭绕,转到此处,已是晕头转向了。

    文昌宫正殿之后面是桂香殿,

    因殿前有四株古老的丹桂树而得名,系元代建筑,明代重修。内陈设有“明弘治十五年铸造”铁铸文昌坐像一躯,两侧侍像造形独特,一个捧印,一人持卷。

    说来奇怪,凡向文昌帝敬香拜谒之人,必定要给这二位分别上香,大概是怕卷子搞错吧。殿堂两侧有清代文昌故事壁画。

    然后是盘陀殿,因殿内有一大石而得名,清代建筑。相传为张亚子修身得道之地。殿内大石上塑有张亚子手持书卷坐像一躯。

    从那里步入“家庆堂”。“家庆堂”原名“启元殿”,明初建筑。康熙年间将文昌帝君家族成员全部雕塑于此,奉祀一堂,俱有封号,再现了文昌帝君居于天宫文昌宫的景象,所以叫“家庆堂”。

    然后一路向上,走向全庙最高处的天尊殿。

    天尊殿位于七曲山主峰之巅,殿内塑有元始天尊等像,据说本庙到这里才能体验到“独占鳌头”的韵味。我到此处时已是气喘吁吁了。天尊殿的右侧配殿分别是,药王殿供奉药王孙思邈。还有“娘娘殿”以送子娘娘为主。天尊殿的左侧的配殿依次是,“蚕神殿”、“谷神殿”和“牛王殿”。

    从天尊殿走下台阶,拐弯来到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七曲山大庙内文昌正殿的右侧,始建于明代。

    关帝庙,又称武庙,由皋门、拜殿、关圣殿组成。关圣殿保留明代的建筑特色,

    皋门、拜殿为清乾隆时修建,整个建筑给人以古朴典雅、雄伟壮丽的感觉。关圣殿前有高大木门六道,正中为通体鎏金的关羽坐像。

    关羽头戴冕鎏,金脸长须,身穿绣龙袍,衣纹流畅自然,腰束玉带,手执牙笏,神情威严,一副帝王模样。这尊泥塑关羽坐像造型古朴庄严,有专家认为,此像是全四川现存关羽造像最佳作品之一。关羽像左侧为关平、关兴、王甫,右侧为周仓、关索、赵累。

    当年,从全庙的最高处天尊殿走台阶下来时,已累得满头大汗,加之关羽是山西人,他的祖庙,家庙,以及大大小小的关帝庙在山西司空见惯,比比皆是。所以在此处就没有太多留意,只是一般性看了看拜了拜,就转向他处。

    然后庙里还有望水亭、观象台、晋柏石栏等十多处明代建筑。以及清代和民国建筑。

    经过这几天资料的比对,答疑解惑的钥匙在这里呢!

    首先因为在山西感到关老爷崇拜过于司空见惯,在这里时没有把他当做老乡看待!其次,没有重视他在这处大庙里“武帝”的地位!再次,没有认真看待把他祭祀在这里的意义,而是把他当作“武财神”一般,混同于庙里的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蚕神”、“谷神”和“牛王”等神灵。

    关羽出生于山西运城常平村,现在昌平有着他的家庙;运城解州建有全国最大的“关帝庙”,我于工作之余常去参观,2023年月5月,我们全家刚去拜谒过。

    人们尊崇关公一生对国家忠诚、为人仁、处世义、对敌勇,隋朝以后,关公“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在所不惜”,他的“忠、义、信、智、仁、勇”受到统治者大力推崇,朝廷不断加封,到了清顺治九年(1625)累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掌管武科,是为武帝。关羽成为“关帝”,受到人们顶礼膜拜,逐渐为社会的三教九流崇拜。随着经济的发展,关公又被视作保护商贾的武财神,关公崇拜更加广泛普及。

    关羽是武圣大帝,在七曲山大庙里的存在,是与文昌祖庭的文昌帝君同为平起平坐的。文武二圣,相辅相成,他们时刻在提醒世人,文武双全是方向。以文辅武,以武助文,文昌、关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忠于皇帝,保佑天下社稷,这大约是历代官家的用心。

    大门口的那位香客所谓的“拜拜老乡”,是指拜拜运城老乡“关圣帝”,而不是文昌帝!但是,既然关公已是“关圣”、“关帝”,我等小民就不能盲目去攀亲戚了,免得打扰他老人家。下次再去,须认真观摩关爷四川第一造像之英姿与神韵吧。

    七曲山大庙外古柏连天,翠浪如云,用老姚当时一再吟叨的“锦官城外柏森森”里的“柏森森”形容恰如其分,这里是古蜀道的“翠云廊”,本文就不赘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揭开了一个谜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ly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