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布式系统的技术栈

作者: hedgehog1112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00:45 被阅读173次

    一、提高架构的性能

    1.缓存系统:

    前端:浏览器、网络,后端:服务、数据库、文件系统、硬盘和 CPU,全都有缓存,访问能力提高最有效手段。分布式系统下,需要的是一个缓存集群, Proxy 来做缓存的分片和路由。

    2.负载均衡系统:水平扩展关键技术。多台机器来共同分担一部分流量请求。

    3.异步调用:消息队列做排队处理,前端的请求的峰值给“削平”了,而后端通过自己能够处理的速度来处理请求。增加系统的吞吐量,但是实时性就差很多了。同时,还会引入消息丢失的问题,所以要对消息做持久化,这会造成“有状态”的结点,从而增加了服务调度的难度。

    4.数据分区和数据镜像

    数据分区:按一定的方式分成多个区(比如通过地理位置),不同的数据区来分担不同区的流量。需要路由中间件,跨库的 Join 和事务非常复杂。

    数据镜像:镜像成多份一样的数据,不需路由中间件。任意结点上进行读写,内部会自行同步。然而,最大的问题就是一致性问题。

    初期,读写分离的数据镜像方式,后期,分库分表的方式。

    二、提高架构的稳定性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提高系统系统稳定性的一些常用技术。

    服务拆分:可隔离故障和重用服务模块。会引入服务调用间的依赖问题。

    服务冗余:除单点故障,并支持服务的弹性伸缩,以及故障迁移。对于有状态的服务来说,带来了更高的复杂性。弹性伸缩时,考虑数据的复制或是重新分片,迁移时要迁移数据到其它机器上。

    限流降级:扛不住时,限流或者降级,停掉一部分服务,或是拒绝一部分用户。

    高可用架构,冗余架构的角度来保障可用性。比如,多租户隔离,灾备多活,可复制保持一致性的集群。避免单点故障。

    高可用运维:指的是 DevOps 中的 CI(持续集成)/CD(持续部署)。一条很流畅的软件发布管线(自动化测试,相应的灰度发布,线上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宕机事件的时长最短。

    三、分布式系统的关键技术

    整体架构监控:对三层系统(应用层、中间件层、基础层)

    资源调度管理。应用层的自动化运维需要基础层的调度支持,也就是云计算 IaaS 层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调度、隔离和管理。

    流量控制。负载均衡、服务路由、熔断、降级、限流等和流量相关的调度都会在这里,包括灰度发布之类的功能也在这里。

    服务治理:服务拆分、服务调用、服务发现,服务依赖,服务的关键度定义…把服务间的依赖关系、服务调用链,以及关键的服务给梳理出来,进行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管理。

    架构软件管理:服务之间有依赖,而且有兼容性问题,所以,整体服务所形成的架构需要有架构版本管理、整体架构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对服务的编排、聚合、事务处理等服务调度功能。

    DevOps。分布式系统可以更为快速地更新服务,但是对于服务的测试和部署都会是挑战。所以,还需要 DevOps 的全流程,其中包括环境构建、持续集成、持续部署等。

    自动化运维。有了 DevOps 后,我们就可以对服务进行自动伸缩、故障迁移、配置管理、状态管理等一系列的自动化运维技术了。

    Docker 把软件和其运行的环境打成一个包,轻量级地启动和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软件变成了服务可能会改变现有的环境。但是重启 Docker 的时候,环境又会变成初始化状态。

    可利用 Docker 把软件在不同的机器上进行部署、调度和管理。

    四、分布式系统五个关键技术

    全栈系统监控;

    服务 / 资源调度;

    流量调度;

    状态 / 数据调度;

    开发和运维的自动化(前四项都做到了,才可能实现)

    小结

    分布式系统需要干的两件事:一是提高吞吐量,二是为了提高稳定性。需要通过哪些技术来实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分布式系统的技术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nn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