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哲学笔记

王阳明哲学笔记

作者: 秋刀鱼的滋味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03-13 17:00 被阅读0次

  不欺良知,便是敬畏,稳当快乐,便是洒脱。凭良知而行,心中自当坦荡而无牵挂,才能实现真正的洒脱。也正如此,王阳明力行的遵循良知,使得他最后临终时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佛学和儒家最根本的区别是,同体与厚薄。佛学讲究众生平等,而儒家思想认为,对人要有厚薄,对自己的亲人要比普通人要好,对人要比对动物好。所以有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王阳明也认为只求同体,而无厚薄不可取,故而放弃了对佛学的修炼。

龙场悟道使得他感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与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自得”如出一辙,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心体,但很多时候被私欲蒙蔽了,所以要进行次第修行,祛除这些私欲,因此有了要致良知,知行合一一说。

致良知就是在能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之后,知是非善恶的真我,将其扩充到底,使它在行为过程中占据主宰地位。

知行合一,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也就是你不仅知道要怎么样去做,并不由自主地把它实践在行为上。这才是真知,然而现实中,我们很多时候,知道很多道理,却未能把它用在实践当中。

那么如何克服这一层障碍,把致良知给贯彻执行下去呢?

这便是修行,人最大的困难挑战就是惯性,这个惯性就是我们不警觉的状态,所以“致”的功夫就是要从警觉开始,有了警觉以后,就需要靠良知去判断事情,所操益熟,这便是修行的过程。

相关文章

  • 王阳明哲学笔记

    不欺良知,便是敬畏,稳当快乐,便是洒脱。凭良知而行,心中自当坦荡而无牵挂,才能实现真正的洒脱。也正如此,王阳明力...

  • 《哲学笔记》

    60 Ⅰ、自我表象是热情的体现。 ①、譬如,我建立表象,假使我是一个哲学家,作为这一虚构的身份,抑或这是被别人公认...

  • 《哲学笔记》

    模棱两可的语句,亦真亦假,不是命题。但也存在一种语句,本身包含两个事态,但这样的语句不构成模棱两可,这样的语句也可...

  • 《哲学笔记》

    一种思想究竟可不可能面面俱到? 答案是可能。 而其实这种思想的模型很早已经被赫拉克利特阐述。 “A既是A又不是A”。

  • 哲学笔记

    存在,不等于“有”。

  • 哲学笔记

    A对B说:“我对你讲一件事,请你把它复述出来。昨天我捡到了一亿元”。 于是B把A捡到钱的事复述了出来。A说姑且不提...

  • 哲学笔记

    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 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

  • 哲学笔记

    西方哲学到了康德已经比较成熟了,只有他的最后一部哲学著作才比较圆满,但是还是因为他过早去世,应该有许多该...

  • 哲学笔记

    近日一直在阅读与哲学有关的书籍。整体感觉是看完之后,什么都没有记住。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对于哲学的理解,还...

  • 哲学笔记

    体与元 徐怀清//记 在认识上,"元"是相对于"体"而存在的,事物的体统是第一性的,体不立一切无从谈起。在没有对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哲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nz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