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有多火?数据显示,目前知识付费用户达5000万人,催生500亿市场。
首先,到底什么是“知识付费”?
第一个关键问题是,当我们说“知识付费”的时候,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付费呢?是为“知识”吗?
从古到今,知识的供给者有两类人,第一类人把世界的未知变成人类的已知,第二类人把人类的已知变成个人的认知。
什么意思?我们要想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首先得有个探索的过程。科学家、发明家、和哲学家等等,是他们通过探索,掌握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性的东西,拓展了人类所能触达的知识边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谬误,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们会得到修正,整个已知世界的版图在迭代中不断扩大。
这就是第一类人,他们正在把世界的未知变成人类的已知。
知识从未知变为已知,是个发现的过程,一旦发现,就是全人类的财富,并不需要个人为此付费。
但是人类的已知,并不会变成个人的认知,所以需要第二类人,把已经发现的只是,比如,勾股定理,牛顿学定律,经济学需求定律等等,变成你个人的认知,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育”,我们为这个过程而付费。
从小学到大学,很多知识,我们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搜索到,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花费十几年的学费去学校去学习,就是因为教育的过程是有难度的。
所以今天的‘知识付费’,并不是在为‘知识’而付费,而是为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教育而付费,我们是把钱付给了帮助我们转过知识的人。
知识付费的从业者,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创造知识的能力,而是传递知识的能力。
第二个关键词,用户会为什么样的知识而付费?
在‘得到’,及其他付费平台,混沌大学,喜马拉雅,知乎、在行、分答,等等,一些优质的内容生产者,他们在‘知识付费’,兴起之前,本身就已经是头部内容生产者,他们是传递知识的顶级专家,这些人的能力很早就被市场验证的,而且他们所生产的精华内容,是非常‘昂贵的’。
比如,原来你想听‘薛兆丰的北大经济课’,你需要考上北大,邀请吴晓波到企业讲课,几十万一次的费用也不是中小企业可以承担的。
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音频内容分发机制,使得增加一个听众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理论上用户数量就是无限多。
对知识付费的这一点认知非常重要,知识付费,不是让免费的东西终于可以收费了,而是让很贵的东西终于可以便宜了。
第三个关键问题,是获取知识的正确姿势。
在过去,读书是最重要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我们一度把书籍等于知识,而对于知识的重视和追求,使得我们对于这件事也格外的慎重,甚至认为每本书都只有精读,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
书籍只是知识的载体,并不是知识本身,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并不是‘读书’。
有了以上三点认知后,总结一下,一个好的知识付费产品,(1)核心能力不是创造知识,而是死磕传递知识的技能,(2)不是把免费的东西收费,而是把贵的东西,变得便宜,(3)把知识的旧外壳打破,根据今天读者的接受习惯,重新包装,重新产品化。
所有帮助大家,把世界的未知变成人类已知,把人类的已知变成你我认知的人,都值得尊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