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盛夏的瞬间(六):夏至论南北

盛夏的瞬间(六):夏至论南北

作者: 季孟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6-21 16:28 被阅读0次

    今天夏至,帝都黑云压城,准备迎来一场期待已久的大雨。网上的朋友们则在谈论夏至应该吃什么,最后的结论是“凉面”。

    身为吃货大国的国民,谈论吃喝本是热衷之道,不过让我疑惑的是,夏至难道也是一个给自己找美食的理由吗?想来想去觉得逢节气谈吃喝,在广袤中华来说,可能时南北差异的一种表现。

    本人是南方人,准确一点说是南蛮人,所以这些年来在北方生活经历了不少文化震撼,最突出的一点是逢节气讲美食。除了元宵端午中秋南北都得吃汤圆粽子和月饼,其余真是差别巨大。北方人——至少是我见到的北方人,除夕吃饺子大年初一做糖饼,板上钉钉多年不变。我老家这疙瘩,平常吃啥还吃啥,鸡鸭肉总不缺,年年有鱼也是肯定的,丰盛一点罢了。第二天该扛着锄头下田还下田,没办法,要种甘蔗呢。

    接下来元宵节,全国难得在这个问题上非常统一,略过不提。立春吃春饼这一点大概就是北方习俗了。当年国共开战,共军士兵骂陈毅“反攻反攻反到山东两张煎饼四根大葱”,说的就是春饼的这种吃法。现在虽然春饼的吃法斯文了一些,但影响力仍旧限于淮河以北。南方是见不着的。说实话擀面烙饼挺费事儿的。

    立春之后不久来到端午,南北之间一边啃着粽子,互怼咸甜,倒也有趣。南方的粽子里塞一块大肉,其风格十分鲜明豪放,很有点水浒好汉的作风。在这个问题上,秀外慧中的南方人如何学起关西大汉,而慷慨悲歌的北方人如何入了甜党,这个问题给人类学家研究比较合适,反正也不耽误全国人民纪念屈原屈大夫。

    在这里歪嘴一下,在老家有个说法,端午节前不能下水游泳。估计是因为彼时气温虽然已经上来了,水温却还是太低。端午前下水游泳容易腿抽筋。

    端午之后立夏来临。有人说北京这边要吃扒糕,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吃咸鸭蛋。咸鸭蛋一说我在两广未曾听闻,扒糕扒糕,大概是取“爬高”的谐音,希望夏天到了庄稼快长吧,抑或是希望孩子快长快大?这是瞎猜的。我健忘不知自己吃过这种小吃没有,但是正如夏至要吃的“凉面”一样,南方是没有这写东西的。南方连凉皮都没有,进入夏天,凉粉和绿豆汤是笃定跑不了的小吃。当然,都是甜的。

    夏去秋来。立秋来临,北方说要“贴秋膘”。随后的严冬来临,苦寒之地需要脂肪来抵御寒气侵蚀。可惜此刻南方正在进入“秋老虎”时节,从公历的八月中下旬开始一直热到九月初。热浪滚滚之下,动物蛋白质实在是不太对人胃口。此时以喝粥为宜,来点薏米粥或者是红枣莲子羹,冰镇一下,便顿觉脱俗入了仙境了。

    中秋之际,月饼在全国盛行,不幸在这个问题上也分出了南北。稻香村的月饼被南方人说成是“砸死狗”,笑其太硬。广式月饼近年则有一桶浆糊的趋势,盖其发明创新胜过稻香村太多,水果月饼和冰皮月饼之流都是广式月饼的创新。云南方面不让半分,充分发挥创意推出鲜花月饼,也算是异军突起。作为怀旧一派的本人异常喜爱吃月饼,钟意的还是传统的五仁叉烧。遥想多年前在国外,中秋节看着华人超市里五十多大洋一块的月饼眼泪哗哗流,回到公寓后发现楼上的台湾小朋友细心地给自己留了四分之一块月饼……完了,眼泪流得跟三峡大坝溃堤似的了。

    对了,本人那一茬到了中秋还有吃鸭子的风俗,因而留下一句顺口溜:“老火鸭,嘎嘎嘎,八月十五拿来杀。”联想到民间传闻“八月十五杀鞑子”,看来南蛮之地也有我大义乡党,不由得自豪了一番,啃着啃着鸭腿,胸中顿生豪情,往往觉得一股英雄气弥漫胸臆。

    然而接下来的南方生活就比较无趣了。冬天寒气弥漫的时候,可能会用炭火烤几个糯米面做的饽饽。白饽饽烤得焦黄后上面撒点白糖,是儿提时代最好的宵夜。北方在立冬、冬至和腊八时各有讲究,吃馄饨吃饺子喝腊八粥样样不缺。可惜我这头除了冬至吃得稍微讲究一点外,真的没有针对节气的特别吃食。可能是南方地暖,物产丰富,所以在饮食上的仪式感会低一些。

    南北差异最小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答案是在国外时。从任何一个中餐馆走过,这里面主厨的菜品不论是南方系还是北方系,我都会产生一个自豪的念头:“老子要吃!”

    "2��VC�@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盛夏的瞬间(六):夏至论南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rt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