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家小宝学会威胁人了,比如我不让她看手机,她就生气说,哼,我不和你玩儿了!我不答应给她买想要的东西,她就生气的叫,哼,我做的手工再也不送给你了。
有时候在幼儿园里也常会听到同样的声音,你要不怎么做,我就不和你玩了。早上小朋友们来到幼儿园,选择区域游戏时,也会听到小朋友说,我不要和你玩,我要和谁谁一起玩。
都说小朋友的世界是纯洁无瑕的。在他们单纯的世界里,其实也会“拉帮结派”,他们也会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玩,也会嫌弃别人。
有的小朋友性格活泼,心性转得快,你不和我玩,我就去和别人玩,没什么影响。
可是有的小朋友性格内向,一看到别人不和他玩,他就会自己到角落里偷偷哭。
有时候,为了和别人玩,有的小朋友会妥协,会听其他小朋友的话,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有时候,家长们看到孩子这种“被欺负”的行为,心里就会不高兴。会劝孩子说我们不和他玩了,我来陪你玩。可是小朋友还是要缠着和别人玩,哪怕是被别的小朋友“威胁”着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叫“扳机点”,孩子被拒绝就是一个“扳机点”,因而触发孩子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如果孩子受到别人的威胁,或者学会了威胁你,首先,大人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在生活中经常威胁和否定孩子,比如常说的话就是,你再不怎么做我就怎样怎样。
实话实说,有时候我也这样威胁过孩子,所以现在她学会了威胁我。
心理学指出,孩子性格的养成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父母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父母喜欢威胁式的教育孩子,孩子也就会被养成胆小、自卑、内向、不敢表达自我的性格。
有的家长还老纳闷我的孩子怎么会这么胆小呢?为什么这么不自信呢?却看不到是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孩子。 所以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要学会避免这个误区。我们要记住:
一,威胁式教育养不出勇敢的孩子。
我们邻居家有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上二年级,性格挺活泼的,每次下楼碰到都会开心的打招呼。有一天下班晚了回家,发现小姑娘站在门口哭,问她才知道是因为写作业慢被妈妈撵出来罚站。孩子胆小,还好楼道里有感应灯。我赶紧敲开门把她送回家,和妈妈沟通了一下,告诉她一些方式方法,又鼓励孩子赶紧去完成作业。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女孩变了,她不爱笑了,有时碰到一低头就过去了。
生活中有的父母喜欢威胁、吓唬、惩罚孩子,看起来是为了快速省事的解决问题,其实从更深层次来看,就是从来没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反而取到了相反的效果。
父母的威胁式教育是最致命的,他会压制孩子的天性,也会让孩子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时间久了,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个听话的孩子,但绝对不是自信的,有灵气的孩子。
孩子如果经常被亲近的人威胁,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处于“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下,在性格上越来越压抑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做事情之前,都会下意识的去问身边的意见,以获取批准,人也会越来越自卑。
只有家长多陪伴和鼓励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温暖。
第二,和谐的家庭气氛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所以,当孩子给父母提出想玩游戏或者想做某件事情时,我们做父母的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们好好商量。即照顾到孩子的需求,又表达出父母的要求。
比如说小孩子喜欢看手机,我们可以和他商量好时间,看多久就休息一下。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拒绝他。
为孩子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切身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了解到自己在家里的位置,可以加速孩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三,每个孩子都需要家长用心呵护。孩子如花,家就是养育的土壤。
平时,家长要学会用情感引导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经常会做很多奇怪的事情,其实有时候只是为了获取父母的关注,如果我们能够适当的关注到他们的内心需求,孩子就能得到幸福和满足。
如果孩子喜欢腻歪你,请你每天给孩子一个亲密接触的时间,多陪孩子玩闹一会,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听你的话,信任你,依赖你,有什么事也愿意分享给你。
平时,家长还要学会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去听从他人的命令,或者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如果我们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来说就是对他的认同和包容。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也愿意来找我们解决。蹲下身来,平视孩子的眼睛,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情绪,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爱她的。用爱和包容来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威胁和生气的样子来解决问题。
好了,看到这里,如果孩子下次再“威胁”你,你知道怎么做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