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与洛发现,在练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错误以及困难,如果不强求自己必须立刻解决的话,而是给足自己时间,允许有一个渐渐改进的过程,这样的练习,一下子就会轻松许多。
对遇到的困难、问题,对自己所出的错误,都“宽容”一些,练习的心态上改变很多。
把这个“周期”拉长,每次的练习,允许自己有一小点儿改变、一丁点进步即可。没有进步的话,也不用在意。
下一次的练习开始前,多思考一下,不进步都有哪些原因。
一定有学琴者会说,这样是不是进步太慢了?从进步的幅度上看的确如此。
但比起那种“急于求成”、“急于改变”的练习,这种练习心态却是更健康、更舒服的。
也是可以持续更长的。
比如练一段有难度的片段,在读谱、唱谱上都会不断错音,断断续续,更不用提视奏出来的效果了。
显然,想利用某一次的练习,将这个片段全部“拿下”,演奏得既正确又流畅,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不妨对自己要求低一些,将练习这一片段的总时长“拉长”一些,将练习这一片段的此数增加一些,将每次练习的任务、内容减少一些,来解决这一困难。
在第一次练这个片段时,可以只要求自己把乐谱唱对、节奏唱稳即可。如果能在10分钟内做到这些,则完全就可以不用往下练习,去休息就行。
你可能会问,就练这么一点内容,未免也太少了些吧?
内容虽然是少,但完成起来相对较容易,最重要的是,这是“有效”的练习,是有着清晰可见的“正反馈”。
一旦有了这样的反馈,学琴者的练习心态,立刻就会由原先的“被动”,转变为“主动”,愿意一次接着一次地练下去。
而且这样的“小强度”、“小难度”练习,比起那种“迫切”解决问题的练法,练习的效率与效果也是较好的。
“死磕”有难度的片段,明明每一遍的演奏,都充满了紧张与僵硬,却总认为自己可以练出好效果。
结果只是越来越紧张,错误率越来越高。
更糟糕的是,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与心态,练得怀疑自己,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主要就出在,自己太心急了,总想“一步到位”解决困难。
当你能做到“渐渐改进”的时候,练琴中的很多困难,将不再是困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63920/360ae10c27ff50bc.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