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2024年第6期“净”专题活动
01 净有运气,家净有福气
人净有运气,家净有福气。
连杨绛先生也说过:人到了一定年纪,无非是关紧门,拉好窗,扫净屋。
美好的小日子,也是从一个“净”字开始,贯穿一生。
有“干干净净”的书桌,工具井井有条,学习办公自然更高效率;有“明窗净几”,回家的人一进门就能心生欢喜;有“一尘不染”的心灵,对自己诚实,对他人坦荡。
人一生修行若能如此,岂不美哉~
02 居所之净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是以前深圳较偏远的山区,邓爷爷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了几十年,这边才沾到了一点点,起步是比较慢的。
但好处是生态环境还不错。
这几年光明区逐渐成为了深圳的教育产业重点区块,大名鼎鼎的深圳中学、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都已建成招生,自然环境的维护程度是也深圳典范。
我们住的也不是中心大豪宅,只是普普通通的三居室,小区空阔,配套设施中等,家里宽敞明亮。对于物欲不高的我来讲,这样的环境已足够。
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远近都有郁郁葱葱的山森,绵延成片的草坪,大大小小的公园。深圳有名的几个景点这里也榜上有名。
无论居住面积是大是小,家里物品是多是少,只要用心去爱去维护,都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设计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每个周末雷打不动的大扫除,里里外外的收拾,让家里保持整齐、干净是基础。
这些年流行的家居整理断舍离,我也很重视,但我没有怎么丢弃过物品(实在也穷得没啥可丢的),反而购置了好几样东西。
比如收纳被子,冬天厚实衣物的折叠收纳箱;因为我本人是个杯子控,也入手了一些简易的餐具收纳架,以及小书架等。顺便推荐一下,宜家的一些小架子性价比确实很高,不妨不试。
今年我还新添了两盆花,一盆山茶花,一盆红樱勒杜鹃。普普通通的小花,给阳台的老朋友们做个伴,看起来并不拥挤,反而更显生机。
关于“断舍离”这个话题大家不要有压力,说得简单一点,断舍离不是不让买东西,不是要人丢东西。只是买之前确认一下是生活的必要,而不是想要;丢之前更是要确认,是否丢得正确——毕竟当初买买买的时候,花的都是你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
心不心疼自己知道。
周一至周五,一家人基本都在外面,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家里也不会太乱,拖拖地,叠叠衣被,厨房碗筷及时清洗干净,保持保持就好了。
周末自己的时间宽裕一些,自然要来一次大扫除。可能还做不到360度无死角,但基本上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地方还是干净的。
身边的环境干净了,心情也会一扫雾霾,只需要花两小时的功夫,就能回报一个云开日出。
03 身心之净
昨天是三月最后一个周六,小朱和同学们登上绿皮火车,告别了井冈山黄灿灿的油菜花,告别了热情的客家老乡,结束了爱国(热热)教育(闹闹)的主题研学活动的同时,也毫不眷念的送走了阳春三月。
当然,就算眷念也留它不住。
按照华夏的千古文明,亲人朋友们出远门,最高的江湖礼节莫过于执手抚背饯行,表达不舍,祈福一路平安。
而远行归来,则少不了“接风洗尘”的仪式,远远迎接,美美款待,用以表达期盼对方归来的心情,洗净身上的尘埃,更是代表洗净赶路的疲倦。
看起来30分妈妈是为小朱“接风洗尘”的主角,其实只参与仪式的30%——接送、以及付款部分。另外的70%,小朱同学早就安排好了与初中的老朋友,“千里”来相聚。
虽然有点吃醋,但这种参与形式总体也讲,也还不错——缺点是费钱,优点是省心。虽然钱力也很重要,但眼下心力比钱力更重要。
小闺蜜们和老闺蜜们是一样的,聊起来没完没了。我识相的走开。将空间和时间留给孩子们。
聊一聊研学的喜闻乐见,革命根据地的全新面貌,风土人情;吐槽一下路上的奇人轶事,和学校顺(重)便(点)布置的任务。将满溢的心情与好伙伴分享,也收听一下老同学们的新闻播报,交流交流各种“小情报”。
在紧张的学习阶段,这段有学,有玩,有劳动,有收获的研学活动就是孩子们的及时雨,我们班主任曾语重心长地对家长们说:别一放假给就孩子们报这样、那样的实习班,玩得痛快了,学起来更高效。
我们班同字给班主任老师这段话点了10086+个赞。包括小朱。
生活的技能在劳动中得到锻炼,肠胃在农家五谷杂粮的饮食中得到平衡,心灵在真诚的交流中得到滋养。
纯净、健康的身心,为每一位孩子未来的美好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也找了个清静的地方等小闺蜜们的聚会散场。
万象汇购物中心里各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奢侈品、高级饭店、日式烘焙,罗永浩喝不起的星巴克、埃隆·马斯克买不起的小米纯电车SU7。。。
琳琅满目。
后来终于在4楼奶茶街的一角,找到个空地坐下来,看完了《这里是中国#2》。
与繁华互补,一富一穷,一繁一简,一闹一静。
是一个清净的周末,也是个明净的三月。
我是三月,与君同频
2024/3/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