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超越原生家庭。亲密者疏远者、三角关系,融合

超越原生家庭。亲密者疏远者、三角关系,融合

作者: 拉比rabbi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21:50 被阅读0次

追求者与疏远者                                      传世纪:独处和独处是不好的。但有些时候孤独却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慰藉。关系可以再近一些,但不要过份。我们每个人一方面需要亲近感,另外一方面需要距离感。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欣赏和爱。但同时也需要独立自主自由和自决权。这两种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需求贯穿我们整个一生。随着我们阶段的不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时刻依赖父母。需要父母的关爱。两岁时,我们尝试着跟父母分开,但又不敢分得太远。只能时时让父母处于我们范围之内。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被具有同样亲疏需求的人所吸引,也就是说你想要的人际关系距离某人想要人际关系距离类似时你们就会相互吸引。在那些有可能成为伙伴或伴侣的人群之中,我们常常可以找到跟我们同样亲密舒适度的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表达出来的需求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就实在太容易了。通常情况下。一方想要亲近些,另一方者试图疏远一些。甲对乙说我们多聊聊吧,乙却说却说别来烦我,实际上他双方都在试图维护关系紧密亲疏舒适度平衡,而这种亲疏舒适度是在原生家庭里面形成塑造的。一方扮演追逐者,另外一方扮演着疏远者的关系。如果其中一方发生了改变,另外一方也会变,这样才能维护家庭关系机制的平衡。比如追逐着开始疏远,那么疏远者就会开始焦虑然后向追逐者靠近。有人开始疑惑。丈夫抱怨妻子太粘人,妻子抱怨丈夫太冷漠。在大多数关系中人们要么是追逐者,要么是疏远者。但每个人都能扮演好这两种角色。一般来说在亲密关系中女性扮演的是追逐者的角色。在性关系里面男性则扮演追逐者的角色。如果无法建立亲密关系那么追逐者会感到失望。因为追逐着是需要别人的人。他们的行为受到机制危险的驱动。相反,如果二人的关系比较亲密,疏远着就会感到不悦、甚至会感到窒息。疏远者想要特立独行独行,总害怕自我被别人吞没。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关系双方应该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随时转换追逐者与疏远者的角色。双方都应该及时发现并表达自己对关系亲密与疏远的需要。

                表面现象是迷惑人的。            大多数外表看起来很独立的人,他们是假装独立,也许迫切需要亲密关系,用疏远来代替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利用距离和疏远来压制这种恐惧。他们也许会选择自己的另一面同样亲疏舒适度的人在一起,但他们关系发展的过程当中注定不会太顺利,因为他们处理亲密与疏远的方式不同。他们会因为亲密与疏远的程度不断的发生争执。真正的亲密与不同于我们的人建立起公开的相互包容的亲密关系。那些需要亲密关系的人时时想要和伴侣在一起的人。有时候很难接受跟他们不一样的人。他们很难进行自我独立思考。他们总说绝不自私自利。有着爱,奉献和同情心。但是在操作中免不了对别人指手画脚。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让别人感到幸福和快乐。如果别人不高兴他会问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如果自己不高兴还是会责怪别人。喜欢利用距离感保持人际关系平衡的人,总是抱怨身边那些热切的追求者,对自己还不够支持不够关心不够体贴,但是疏远者往往以沉默作为回应,他们甚至会选择直接退出或者离开。他们会说我不知道以避免和别人发生接触。但是请记住。虽然追逐者与疏远者看起来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对于亲密关系的基本需求是同样的。练习。看看亲密与疏远现象你是如何影响你与他人关系的。首先你在人际关系中常常扮演的是亲密还是疏远的角色?然后选择一个与你同处中重要的关系角色截然相反的人。在一周的时间内,你要试着扮演对方的角色,意味着你要做的与平时完全相反。你还要努力把角色演得比对方还要好。如果对方在这段关系中,她是疏远者那么你就要比她更疏远。想象一下双方亲疏模式改变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三角关系                                  【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个体的身份跟别人打交道  】                                                三角关系具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都有自己的亲疏舒适程度、差异、分歧而焦虑。如果太过亲密或者太过疏远内心就会产生焦虑。但如果周围环境有许多人那么焦虑就会被冲淡,找第三方倾诉如苏的母亲与外婆第三种。这就意味着人口众多的大家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当家庭中的某一个人过渡焦虑时可以去其他家庭中住一段时间找其他人倾诉。等冷静下来,再回到自己家庭当中。这样下来,双方都有时间去思考冲突的原因。最终可能会达成和解或者妥协。以新的方式重复关系。如今的家庭像一个高压锅密不透风。在心理上和地域都比较疏远。除了心理医生诊所很少有其它地方可以释放压力焦虑。大多数人误以为自己的焦虑自己解决,而不去找其他人去倾诉。这样导致很多家庭内部压力升级。直到最后关系彻底崩溃。三角关系越多内部家庭的压力就越容易得到缓解。消极:但实际生活中许多家庭三角关系,反而引起家庭内部矛盾。矛盾的引起往往是由于关系双方没有集中注意到二人之间的事务上。因为很难维持一对一的关系。人们的分化程度越低就越难以做到这一点。在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交往差异所产生的紧张和压力通常会不断增长。为了应对这种亲疏程度、压力,人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往往会向第三方倾诉或者讨论其他不相关的事物从而构成一种三角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持续数小时,数天,数周或者数年,所以很正常,融合程度比较高,双方的差异分歧要么被忽视了要么处理的不是很好,这种分歧在夫妻、朋友、办公室之间甚至国家国际内部交流过程中,请记住人们之所以会对亲密关系产生焦虑是因为他们常常想我应该如何与别人亲近同时又保持自我。和而不同。我不愿按照别人的想法行事,也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让我做的那种人。那我应该跟别人保持多远的距离?或者不愿让别人变得跟我一样,应该跟他保持多远的距离。当人际关系双方和谐的时候,他们可以很好的保持亲密关系。但双方发生分歧时,他们就会相互疏远或者发生权力斗争。其中一方的某人想把某人或某物牵扯进来形成一种三角关系。有些夫妇在谈论子女、工作、朋友时都很融洽。却不愿谈论双方的关系。su的故事中。苏的母亲与父亲结婚第一年发生了矛盾以后几次跑回外婆家住。诉苦丈夫对她不好。外婆却对母亲说男人都是冷漠无情的禽兽他们就是那样没法改变的,然后母亲就被送回家照常过日子了。在这种无法改变的恶劣环境下苏的母亲感到非常无助。外婆不能帮母亲反抗丈夫。 反而以一种消极的态度跟她站在了一起。如果我换到别的爸爸,我会对母亲说,我早说过他不适合你,你就在我这住下我来照顾你。然后母女开始交谈坏丈夫的故事证明他真的不值得托付一生。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外婆和母亲之间的旧友矛盾也许会逐渐浮出水面。母亲她会回忆自己当初为什么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其实是从一个控制欲强的人身边来到了另一个控制欲强的人的身边。6但是无论如何在任意一组三角关系中总会有两方关系比较亲密即圈内人而另外一方则会比较疏远既圈外人。想在三方保持同样的亲密关系很难的。有些三角关系的角色会发生转换。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会摆排斥在圈外的时候。有些三角关系确实固定的。关系的两方和疏远的一方一成不变的。关系亲近的两方往往会忽略了他们的分歧。而联手对付圈外的第三方。这种三角关系我们常见的最温和的表现就是说别人的闲话。在上述母亲与外婆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列举的前两种情况,体现出来三角关系的负面影响,在前两种情况中,圈内的双方及苏的外婆和母亲在讨论圈外人及苏的父亲,却没有涉及圈内双方的关系。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圈外第三方而不是他们自己。等母亲回答父亲身边继续生活,她也许会跟父亲谈起外婆的性格多么强势,却不会跟父亲交流他们夫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在上述第三种情况中,圈内的双方及苏的外婆和母亲更关注他们自己的经历和关系,而不是第三方的圈外人及苏的父亲。这样一来,他们也许能找到更有建设性的办法来解决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问题。练习邀请一个密友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一对一的专注双方关系,关注你自己。跟对方谈论自己的情况还有你与对方关系请不要涉及任何其他人和事物。试试这样能坚持多久。然后再加大一点难度谈论时使用现在时不要用过去时和将来时。只跟对方讨论你们最近发生的事情。                                                 

三角同盟:一是减少自己焦虑和无力感、二联合起来控制第三方,这样的同盟可以额外给人支持和力量。同盟可以帮那些那些自认为自己很弱小帮助和强者打交道,那些不太自信的人希望借助别人实现独立自主,可以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且扩大影响范围,同盟可以帮助挽回自我印象不良,比如小三,看到同年人之间就会焦虑,这种现象是因为我们常常期望的样子与真实存在差异和冲突, 加入同盟关系的目的是树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并希望从别人身上获得美好的东西,这样一来同盟关系就不那么美好了,甚至感觉自己被欺骗或者利用了,例如他想要的是我身体,她要的是我的钱。分化过程要求。人们从家庭三角关系中解脱出来,从各种同盟中脱离出来,不在加入家庭成员之间的斗争,不再支持相互敌对任何一方。我们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强自身的力量或寻求别人的支持,而与别人结成同盟关系。我们必须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个体的身份跟别人打交道。如果你以忠诚度作为行动决策的基础,那么就会处于同盟之中,如果你跟某人的关系亲近一些,就感到自己对另外一个人不中和背叛,那么你处于三角关系之中。                                          任何愿意听我倾诉。并且适时向我提出恰当问题的人。都可以提供给我所需要的帮助。他们可以成为我的教练或者导师。有时候一群朋友也可以举行定期聚会。相互之间提供这种需要和帮助。恋人或配偶并不适合担任你的导师。因为他很难在家庭事务中保持不偏不倚。如果你让配偶参与那只能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你的教练或者导师必须向你提出很多问题。 并且并帮助你以完全不同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家庭。儿你的配偶往往只会告诉你去直接思考什么东西。                                              融合:陷入泥塘。关系里面对他人的反映出现:反抗、断绝、顺从、攻击的表现。融合度越高关系越难处理。刚出生的《婴儿与母亲》就是融合的状态。后面渐渐长大成人,其实就是在要求独立实现自我的需求。妻子抱怨丈夫。不与自己沟通的时候,实际是自己需要沟通说话,保持一致性。  你了解对方的需求,愿望,感受。家里融合度较高的,某一个成员比较自信或者亲春期子女会来打破。融合度好藏有潜规则,忽视差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原生家庭。亲密者疏远者、三角关系,融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dk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