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8作
最近我在读两本书,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
我从小就很没有存在感,不知道怎么和小伙伴相处,总觉得我在她们的世界之外一样,她们看不到我的存在,我就是一团空气。
可能有部分遗传基因作用吧。爸爸从小就不爱说话,现在出门也经常脑袋一低,眼睛看着别处,走在路上不和邻居说话。每当妈妈数落爸爸的这些缺点时,我基本上都非常的同情爸爸。
爸爸可能和我一样, 所以我能从我俩基本性格相同的角度上理解他的一些作为的缘由。爸爸低着头不和邻居说话,是因为他自卑、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他觉得对方可能不会关注他,不会想跟他说话,所以他避免和对方眼神的交触,以防止尴尬。
也许别人不会理解为何我和爸爸会有这种想法,但是我们就是有,天生就有。再一次听妈妈数落爸爸时,我情不自禁的哭了,我心疼爸爸、也心疼自己。为何我和爸爸天生就比别人脑子里少一块东西,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找不好自己的位置。当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这些缺点(包括已经改了的和刚发现的),有一次我向妈妈哭诉:为何我生来就比别人多那么多的缺点,我遗传了爸爸的孤僻、不会与人相处;遗传了爷爷的自大、看不起人、处处想显摆自己、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话、总是特别没礼貌的插话;遗传了妈妈的任性、脾气急躁、以自我为中心。(写着写着这些已不是原话了,眼睛已湿润,当时肯定不敢跟我妈妈说她自己的缺点。)
但是这就是我,生来就如此的我。在我记忆中小学的时候,我的世界里只有爸爸妈妈,去学校就是为了听课,也不跟同学交流。下课不曾跟同学玩耍,因为我是左撇子,跳皮筋同学们都逆时针跳,我非要她们跟我顺时针跳。(这是妈妈叙述给我听的,我已没有记忆。)中学时,我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因为我的种种缺点性格而记恨于我,在我的记忆里,她们还算喜欢我,可能因为我性格中为数不多的不算缺点的优点——“没有坏心眼”吧。初三跟我一宿舍的同学,她们包容了我的坏脾气,我迄今为止都有点不敢跟她们联系,因为我愧疚,我觉得那时候的我经常对她们发脾气,我对不起她们。可能初中有一位同学不喜欢我,因为她在我毕业的纪念册她的那一页画上了许多大便。我当时不知道她为什么给我这么填纪念册,也许她每张纪念册都是这么填的吧,我如是想。高中和大学时,我居然有了朋友,她们没有嫌弃我,帮我指出缺点,帮我一点点改正。
2016-07-08作
通过不断的反思、读书、朋友的指正,我成长了许多。不再是那个曾经不敢和别人眼神接触的姑娘了,但是骨子里还是有些内向,或者说在与人交往方面的自卑。
前两天,领导交代我的任务是让我联系客户,又把我给纠结了一番。之前接客服电话,还好一点,打过来电话接就是了。现在是自己打出去,每一次拨号我都要鼓起勇气,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没想到曾经如此的我,现在要负责客服这块的工作。真是世事无常呀,但同时,也见证了我的进步。曾经的我,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的我,是全新的我。拿起电话时,不要害怕,你已经抛却了那个曾经的外衣,你不再是曾经的你,你可以完成的更好。
没想到写下这段话的时候,眼睛居然有些湿润。这就是成长,每个人天生都有无数的缺点,无数的不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变自己。生而为人,我们可以让自己变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