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跟随黄钟学中医记3

跟随黄钟学中医记3

作者: 林赛燕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9:56 被阅读0次

    2018年8月19日第三課

            首先我们怀着对医圣的感恩之情开始今天的课程,医圣張仲景是后汉南阳人,当过长沙太守,他案牘勞形為我們后世子孙編纂這本偉大的醫書《傷寒論》一定是做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我們懷著無比崇敬學習《傷寒論》,也感恩黃醫師。

          《黃帝內經》講的是天人合一的原理,不涉及藥方,而《傷寒論》是我國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全的書,為“方書之祖”。《傷寒論》的架構就是中醫的架構,所以,它是中醫必读的書。它成書的動機之一:一般醫者“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當今又何嘗不是,諸如鍼灸艾灸拔罐推拿治百病之類的),做一名中醫必須要通,通則達,而不是保守一己的經驗。比如汗蒸,出汗排毒並非適合每個人,血汗血汗,汗血同源;汗者白血也,血者紅汗也。《內經》說:“心在脉为血,在津为汗,汗为血之液”,由阳加于阴,气化而成,故称“汗为心之液”。汗多心虛,流汗過多會傷心。所以,汗蒸不適合陽虛氣虛心虛的人。從中醫而言,感冒流不流汗也是治療的關鍵因素。

            黃醫師為教師開了一個方子,“言多必失氣”,教師一般肺氣不足,建議喝“生脈飲”(“篸麥味”),即:人參補氣,麥冬補陰,五味子味酸收斂,偏氣虛多加人參,偏陰虛多加麥冬。該方適合氣陰兩虛,尤其肺氣虛,每天泡一杯开水反复冲泡喝。

            有學員提出,坊間認為:得結節腫瘤之類的不能吃人參,那麽這個生脈飲可以喝嗎?針對這個問題,黃醫師說:在沒有B超的年代我們古人是不知道什麼結節,主要還是辨证论治,他說有一方叫“獨篸湯”就是針對生命垂危脫氣,要用上等紅參濃煎。無形脫了補有形已經沒用了,所以,氣脫補血無用,血脫可以補血補氣。

            最後我們學習了六經的意義和性質。六經即三陽三陰,是以素問熱論六經分證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中醫擅長辯證歸納,不能只看片面或表象,要用辯證的方法對症狀進行分析歸納,認識疾病的本質,也就是先找病機再論治。學習《傷寒論》主要是學六經辨證,六經辨證就是陰陽辯證。所謂做人要守法,做事要有方法,所以關鍵就是學六經的法,這樣才能做到“辯證用藥,有法可循”。“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就是最基本的辯證方法。

            課上黃醫師還提到了中醫&中藥&中文的關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沒有中華文化就沒有中醫,我們要做一個有中華文化思維的中醫。這讓我想到了昨天阿碧師姐介紹了一本如何技術性的吃素的書《救命》,大概就是老外從營養素的角度來說吃素的事,黃醫師常說營養師的孩子營養不良,我在想我們為何不能從陰陽五行的角度來談吃素呢?

    跟随黄钟学中医记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随黄钟学中医记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fs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