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妈妈虽然知道我家种了很多木菠萝,但还是很热情地送了点木菠萝尝尝。味道酸中带甜,美中不足就是不够甜!朋友的妈妈赞叹这熟得刚刚好,我只好礼貌地点点头。物是人非,大抵如此!
了解的水果不多,但对于木菠萝,我还算略懂一二。人长大的过程中会有变声期,木菠萝也有,只要它变声了,那离摘下来就不远了,如果不追求新鲜度和甜度,这时候已经可以摘下来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何为变音,这也很正常,毕竟市面上见到的多为熟了的木菠萝。当然,要吃到熟的菠萝,还需等到敲菠萝的声音变成鼓音,非得更形象地描述的话,那就是肚子胀气被敲的声音。
木菠萝有几种类型,若按软硬度分,那就是干菠萝和湿菠萝(我那儿是这样分的,不知道书面上是不是)。
干菠萝没啥特别,就是吃起来甜中带点脆,这点脆是过度熟透了菠萝所没有的,过度熟透的菠萝是带点酒精味道的,这时候的甜度更高,但口感略逊色一点。
干菠萝也有一般的菠萝和红菠萝(注:这分法是我分的,欢迎专业人士补充)。一般的菠萝也有甜和不甜之分,更甚者有外观之分。还是说一下我家的大宝贝红菠萝吧,这可是最得我爷爷心的木菠萝品种,如果没记错的话,整个果园只有两棵,宝贝得很!这红菠萝很独特,很傲气。常开花于最冷的季节,结果于凋零的季节。换句话说,天生有点反骨,喜欢在反季开花结果,而且果实长得又大又甜,夸张点形容,这种菠萝结的果实全都可以吃。毕竟广东人用菠萝皮煲汤也不算很出格的行为,我喝过,忘了啥味道,估计不难喝。别看它长得又大又结实,它一年可以结果1-2季,真的特别优秀。
湿菠萝有点难以形容,不是不好吃,而是比干菠萝娇气。要是打算送人,那绝不能在熟透之后进行长途运输,不然你会看到各种各样变形的菠萝,粗俗点形容,这时候打开的菠萝很容易看到一坨一坨的菠萝。如果刚好在熟了的时候打开,会有那么一瞬间感觉有点贵气,毕竟看到的触感就跟榴莲肉一样,只不过比榴莲肉的体积小了点,没有榴莲那么浓郁的香气,也没有榴莲那么坚硬的外壳,高级点形容,我觉得它是榴莲的平替(只是它只有菠萝味)。
木菠萝的核还有几种吃法,不讲究就把那核洗干净,放点盐和水,就这样煮熟了就能吃了。
说完菠萝,就说一下让我多一段黑历史的黄皮吧。黄皮有酸有甜,也有酸酸甜甜的,挺惹小孩子喜爱的,要不然不会当年吃这个吃到腹痛才断了这份喜爱。黄皮的味道可以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从酸到掉牙到甜到掉牙,只需走遍那小小的果园,大部分还是酸中带甜,特别那黄皮的里面那面皮,真的是很甘甜。若不是小时候那场把整个果园都浸泡了的大雨(水的深度大概高达30cm),估计现在的黄皮树还能多一倍,略感欣慰的是泡坏掉的黄皮树很多都是酸的。
说来惭愧,黄皮的种类,能记住的也就只有鸡心果,这命名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形命名,不能说不相关,挺神似就是了。味道不是很惊艳,算是合格水平吧。
果园里还有番石榴、芒果、桑葚......可惜的是柚子长得像橘子,西瓜长得像未成年的冬瓜,关键还不甜,这咋说,大概水土相克,也就不强求了。
朋友的妈妈开玩笑说,要是我想转行,就回家种木菠萝算了。现在想想,也不是不行,到时候再搞些嫁接啥的,这日子不得红红火火!
话说回来,这果园得归功于我爷爷小时候的梦想,他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在临终前见到了他想见的家人们,日子过得也不算清苦,这辈子算是圆满了吧!正如爷爷所说的:“一世人,一世事,就这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