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视剧是在他大火之后的一年以后我才去看这个作品,并且和同学微信语音半个小时去分析和讨论里面的人物性格,是第一次所以印象尤为深刻。(现在写这个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这是我看过的第三部完整的并且认真看过的电视剧作品。在2017年该剧播出的时候,听到朋友说这部电视剧三观不正,身边的人都在讨论剧情,做着各种点评。我却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一样无法融入到他们的话题中,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看过这部剧,完全没有看电视剧的心情(大部分都是看电影追剧太辛苦啦)。
去年夏天也不知道怎么就找出这部片子来看,一发不可收拾,40多集几天的时间一气呵成全部看完。我不想反驳说这部电视剧三观不正的人,因为反驳没有用只会引来口水战,个人认为观看电视还是电影,都是从故事中的人和事进行现实的反思,去辩证的看待问题,而不是一边倒,陷入极端。往往一种观点或者想法或者事情陷入极端,就是很恐怖的情况了。
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也造就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而不同的物质生存环境也就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局面。

凌玲:如果你认真听过个留意过她说的每一句话,那么你会觉得你身边这种人其实不乏少数,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有很好的职位。她在每说一件事情时,本身这件事情是对她自己有好处,但是她会把这个给弱化,而凸显这样做对别人的好处是什么,如果一件事情对自己没有好处,又不能直接反对,便会说这件事情对提出者有什么弊端,并表明自己不介意。如果没有这么点计量,也许她也无法在大上海那样的公司里面获得相应好的职位。
陈俊生的离婚也是必然的,在自己工作忙碌需要关心的时候,回到家中没有安慰和关心,而在工作中却有人可以给予工作的帮助和心灵上的关怀,不管男女都会动摇吧!而且这一过程凌玲也没少用技巧,表面上不催促陈俊生理解他的难处,但是也会说出自己的处境自己难处去博取男人的怜悯,而这对于陈俊生才是无形的压力。

罗子君:在婚姻关系中的获取太过理所当然,稀疏平常,而丢失了危机感,也许是导致她离婚时崩溃的原因吧!过惯了安逸,令人羡慕的生活,便丢失了对生活和对枕边人敏感的触角,当危机来临却毫不知情。她说:他说过会会爱我一辈子,照顾我一辈子的。当时承诺只是对当时的你,也许当时的你善解人意,当时的他还没有这么多压力。当他的压力变大,你却变的有点不解人情。在这么一个对比的情况下面,结果也不得而知。
在常人看来,做为闺蜜是不会太过频繁去麻烦自己闺蜜的男朋友的。但是因为她是罗子君,她的性格,她在婚姻生活中一直是索取的一方,在她看来这个是正常的,直到后来她才意识到去避免要去躲避但是自己无法挽回了。贺函一个优秀的职场精英,帅气多金有能力,有哪个女孩子可以抗拒呢?但是罗子君和他接触的女人太不一样了,她家庭琐事一堆,她大小麻烦不断,然而贺函觉得这才是生活,在慢慢接触中对罗子君有所改观,而有所感情。

罗晶:一个优秀的女人对自己的朋友尽自己所能帮助,但是对于其他的女人却又不那么友善,对凌玲一类的女性没有过多的宽容和理解,也就导致了后面被陷害一事,太过于认真(突然想到今天看的百家讲坛关于明史的,里面一句话:聪明人要厚道,富贵者要宽容)。对于感情如果她肯放松自己,也许她和贺函会有不同的结局,但是性格使然。
当然这部电视剧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值得分析和推敲的,在我们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原型,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存在于二维视角中,而电视电影中我们却可以立体的去评价一个人。
大部分的人都期待有一份一生一世的爱情和婚姻,但是现实往往背道而驰,这也是为什么当影视剧中出现第三者,都会招到大部分人的谩骂和痛恨,就像一个发泄口。总是一边不相信和谩骂一边期望自己可以拥有一段美好而永恒不变质的感情关系。我也并不是在给第三者洗白,只是成年人的感情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只有死亡到来才知道结果,而在这一过程中是需要双方一起成长并在同一条轨道保持适当的距离,需要理智的沟通和调和,需要有危机感,不管男人,还是女人,没有哪一段长久的关系是只依靠一个人的努力来完成的!
电视剧,电影,书籍,除了抨击请多一点反思和理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