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心每日阅读打卡
【阅读书籍】
《文心》299/331
【阅读新知】
《文心》:️关于修辞。
修就是调整,辞就是语言,修辞就是调整语言,使它恰好传达出我们的意思。事情及其平常,可以说是日常茶饭事,同时,亦极切要,和吃饭喝茶一样,是我们大家早晚不能缺少的。
调整语言,就是依照我们的意思去调整,所想发表的意思如有不同,被调整的语言也有不同,如有千万般意思,也便有千万般的调整方式, 可以随机应变,不能笼统固执。
修辞学,是在依照意思调整语言这一件事情上面,把那千千万万具体的说话与文章中的千千万万小异抽去,将一些大同抽出来详加研讨的学问。简略地说,就是依照意思调整语言的一般现象的一种学问。
修辞学本身,作文或说话不外乎两件事,“说什么”“怎样说”,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与方法,两者不应分开来说,彼此有关系,形式处处都得依据内容来定。
消极的修辞,是指意义上没毛病。比如说的东西是抽象的,知识的,像算学这类,只要讲的明明白白,没有不可通、不可解之处就可以了。
如果说的东西是具体的,情绪的,不但要把意思说的很明白,还要把情景说得很活现。运用时不但须消极地把意义弄正确,还须把语言,文字的声音乃至形体也拿来运用。利用了感觉的要素,积极地使所说所写的语言增加力量的事,在修辞学上叫积极的修辞。
修辞的方式很多,普通叫辞格,比如拟人格,层递格,讳饰格,铺张格,隐喻格,映衬格。这些辞格名目繁多,都是以情境为条件,许多是相共通、相关联的。
【阅读感受】
《文心》:很多辞格和我们现在的叫法不同,但读来倒是能理解的,而且解释的很细致,通俗易懂,像极了在下笔过程中种种的思考,纠结的润色,作者一句“情境性”就概括了所有成文过程中的心情,内容重要,形式也很重要,区别粉饰和点缀的点就在于对辞格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