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不要“对比”

作者: 小洲边上 | 来源:发表于2020-02-19 22:00 被阅读0次

    情景一

    女儿又在趁着吃水果的时机看电视,我一直观察了很久,终是忍不住大声呵斥:“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女儿猛地抬头看着我:“我吃完这个橘子就去看书嘛。”

    我脑门一热:“你知道自己看了多久电视吗?你知不知道你们班的XXX已经把数学作业全部完成上传了……”

    还没等我说完,女儿就气匆匆朝房间走去,丢下一句:“整天就是谁谁谁!别人都好,就我最差,行了吧!”

    情景二

    好朋友薇的朋友圈发了条信息:国内的小伙伴,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出门晒太阳啊?等你们哟!——文字下方配了张图:蓝天白云下,自己带着孩子在温哥华长滩上漫步,一脸的幸福洋溢。

    于是很多同学、朋友纷纷在下面留言,什么“好美啊!”,什么“日子过得像诗一样”,当然也有“别刺激我们了,我们还在国内关禁闭”等等。

    薇是大学同学,十多年前就和老公移民温哥华了,日子过得顺风顺水,是大家眼中的“羡慕嫉妒恨”。

    情景三

    梅子的妈妈买菜回家,一脸的丧气。

    “妈,怎么啦?菜不够秤吗?”

    “哎,别提了,今天又遇上2单元的诚诚妈又拉着我问你的终身大事,还要给你介绍个二婚的,说什么她女儿25岁都生了双胞胎宝宝,真是气死我!”

    梅子已经30岁,虽说现在都是晚婚时代,但她妈妈也比较开明从不催婚,可还是免不了亲戚邻里的“多管闲事”,挺闹心。

    是吧,有时候我们无意于对比,却一直在被比较;世间的各种烦恼不偏不巧正是这种无形的“对比”中产生的,逃不开也躲不掉。

    为什么我们不停在“对比”?

    很简单,我们身处群居社会,每个人都是一个特别存在,相异之处就会形成差别,而这样的差别就是对比。对比的产生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对比的标准在变化,我们就会不断地迎合这个标准去改变。而这个改变也会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步伐和节奏,这些将又会产生新的差别,无数的差别累积,就会有无数的对比;无数的对比会滋生无数的标准,让无数的人参与进对比中来。于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所以,只要你身处人群之中就无可避免接受被迫式对比,好的坏的,无一例外。

    对比就一定不好吗?

    成人之间害怕对比;孩子之间厌恶对比;亲人之间嫌弃对比。因为我们无法掌控“对比”的标尺,也无法选择“对比”的对象,更无法判定“对比”的结果。

    我们常常拿一些物质化的既定的现实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他是否优秀、成功、有能力、生活得有质量。

    我们很少会用一些抽象的人文品质去评判一个人是否善良、努力、恬淡和真实。

    因此,对比就变成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胜利者喜之;失败者怕之。

    殊不知“对比”也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的有效的对比可以激发人斗志和信念,改变现状,脱胎换骨。

    我们该如何善用“对比”?

    任何事物都有其千万面,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倘若我们看人看物能够摒弃世俗,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或许就没有太多的“对比”变成令人憎恶的“攀比”,可以转到正向的激励中来。

    如果我们不再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要求自己的孩子;不用“别人家的老公”来参比自己的老公,很多对比带来的失落挫败感会少了很多。

    这不是不思进取,也不是自甘堕落,只是尊重个体的客观认知。

    如果我们把“鼓励”更多的用于对比之上,想必会少了许多困扰和不必要的自我打击。

    人,还是需要活在阳光里的,不是吗?

    能不能不要“对比”?不能!却可以把“对比”的标准画得更广泛一些,做最闪亮不同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不能不要“对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mz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