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鞋袜,牙膏,牙刷.......一件一件的打包着行李。大女儿跑过来,一天懵懂的问:“妈妈,你要去哪儿?”我摸了摸她的头,告诉她:“大连的病毒又严重了,妈妈要和妈妈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打病毒了,暂时不能回家了。宝宝和爸爸、妹妹、爷爷奶奶在家,乖乖的等妈妈回来好不好?”女儿就像听懂了什么,开始带着哭腔的喊道:“我不让妈妈走,我就要妈妈,妈妈不许走……”这一幕,只在电影上看过,而今却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2022年,8月29日,大连疫情突然严重,与以往不同是的,这次疫情席卷了大连市内的各个中心地带,感染人数之多,涉及场所之广都是历次以来所没有的。我们发热门诊和病房也一次次的接诊到了确诊病例。上级领导为了安全起见,下达了发热门诊及病房的工作人员集体闭环管理,安排酒店入住,点对点上下班的指令。接到通知的我们,虽然心里对家人有万般不舍,但也知道这样的管理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不然每次接诊到确诊病例,再往返家中,心里也是有很多担忧。在家中,偶尔打个喷嚏或者咳嗽两声,立马会把口罩戴上,心里便开始犯嘀咕。闭环管理,离开了小家,也是对家人最好的保护。
短短两天时间,发热门诊和病房的医护集体入驻了医院安排的酒店。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营养丰富的每一餐,都让我们离开家忧郁的心情有了不少的好转,也有了更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应对接下来高强度的工作。
每一次的疫情袭来,我们发热门诊和病房便会忙的如火如荼,而这一次比以往都来的更要猛烈些。在老百姓已经看习惯了我们的大白防护服,我们仍然爱它如珍宝,因为有了它,我们才有了冲锋上阵的铠甲。自8月份疫情开始截止到现在,发热门诊实行着“不漏一例”的筛查政策,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来到发热门诊均需筛查后才能离开,避免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例流落在外,引起大面积人员感染。而这严格的筛查政策,无疑也加重了发热门诊医护的工作量,院里便紧急调配人员,对发热门诊和病房进行了紧急支援。
来到发热病房,我们从一个楼层,迅速扩展到了四个楼层的病区。每个楼层划分清楚,二楼接收一密二密的患者,三楼接收管控区域患者,四楼接收隔离酒店患者,五楼接收流调阴性肺炎患者。清楚的病区划分,是对患者的保护和负责。忙起来的时候真的是觉得再多的人都不够用。说起来,进入发热患者都有疑似新冠感染的可能,应该尽可能的少接触。可是患者有病情需要治疗,需要处置。单间隔离,生活不便又需要我们的帮忙,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又怎能因为怕感染,而置患者于不顾,所以来到这里的患者,我们与普通患者也是一视同仁的治疗和护理。刚刚初秋,天气还没有完全凉爽起来,我们爱防护服,也往往害怕穿起它,与以往一样,它还是那么不透气。干一会儿活内层的分体服便会湿透,一个班干下来脱掉防护服的时候,里面的衣服也就能拧出水来,看着小伙伴脸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掉,还不敢去擦,心里真是说不出来的难受。总穿防护服的我们也因为皮肤总被汗水浸泡,都起了湿疹或者寻麻疹,不涂药便痒的睡不着觉。
我们脚步匆匆,汗水直流。病人也同样的有着自己的苦楚。因为疾病或者与确诊患者有过接触,他们不得不来到这里排查或者治疗,心中也是焦虑万分,因为家中可能还有需要照顾的孩子和老人,然而这一道道的隔离门,阻断了他们对家的渴望。温暖的安抚,及时的帮助,对症的治疗,是我们医护唯一能为他们做的。
每天早上的大交班,庚俐莉主任和潘雪护士长、王玉珏护士长都会一一传达上级领导新的指示,和疫情防控的新要求。对病区的重点患者的病情做出分析,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护理工作。主任和护士长们是我们可以依靠的大树,有了委屈可以讲,有了需求可以说。在这里,我们疯狂的忙碌着,也被一点点温暖着。
正值中秋佳节,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疫情不能与家人团聚。一扇扇玻璃窗的背后不知有多少苦闷的心。在电影《穿越寒冬拥抱你》里面叶老师,读了一首雪莱的诗:“奇异的晨光一旦升起,就会消融你头上的云涛。”我们每个人都等待着这一缕即将升起的晨光,消融我们头上的云涛,化解我们心中的烦闷与忧思。
连续三年的疫情让人们倍感落寞、伤感和疲惫,但是在疫情下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真情、坚强和感动。无论面对荆棘还是风雨,我们不能失去爱的力量。温暖自己,也要时时把别人照亮,这才是心初始的模样。离别总有尽头,相聚总有时光。宝贝,等妈妈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