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板在熊熊炉火中燃烧,上面写着的“rosebud”一点点熔化消失,化为灰烬,在堆积如山,价值连城的收藏品里,它显得不值一提。
电影《公民凯恩》以这样一个镜头结尾,自此以后,“玫瑰花蕾”一词就成了电影爱好者们经久不息的话题。这最后一个镜头好像是整部电影的答案,但这个答案任然显得扑朔迷离,它依旧没有明确指出这贯穿了整部电影的线索究竟指代的是什么。那在火焰里渐渐褪去的字迹更像是一声戏谑的嘲笑,嘲笑那些苦苦追寻着真相的人们,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所有真相早已消失在被时间遗弃的角落里。
《公民凯恩》整部电影就是在以一个调查记者的视角,引领着观众去探寻传媒大亨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遗言——“玫瑰花蕾”的意义,在凯恩身边不同人的回忆里经历凯恩一生的得失与沉浮,最后在炉火边找到那个不知所云的“玫瑰花蕾”。这个词出自凯恩孩提时代喜欢的滑雪板上,这个一生历经江湖夜雨,享尽桃李春风的人,在他搭建的庞大宫殿里寂寞地离开人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的却是孩提时代一个不起眼的词。在他拥有了来自全世界的各种精美艺术品后,当年那个不算精致的滑雪板依旧还留在身边。在影片的第一段回忆里,幼年时代在雪地里奔跑玩耍的凯恩被父母送离了家,为了给他一个美好的前程。这个男孩之后的一生也确实堪称精彩,只是在他行将就木的时候依旧想念着那年冬天雪地里匆匆结束的童年。影片里凯恩的第二任妻子在他庞大奢华却空寂无人的宫殿里拼着拼图,影片的最后调查记者从凯恩的豪宅里取走的也是一盘散乱的拼图,或许人的一生就像一幅拼图,我们在时光里收集着一个个零散而无意义的片段,最终拼成生命不同的模样。只是有那么一些碎片在命运的玩弄下丢失在某一段时光里,我们只顾一味向前,最终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得到一幅完整的图画。
凯恩早年的朋友李兰德在描述凯恩时说:“查理这辈子想要的无非是爱,而他的一生也正是失去爱的过程。”从童年时代结尾处茫茫大雪中遗失的碎片开始,凯恩逐渐失去了关于爱的所有碎片,他爱和爱他的人都依次离开了,甚至是被他自己毫无意识地推开的。最后散失的碎片越来越多,剩下的那些已经无法为他的一生搭建一个圆满的句号,只能拼成一个孤寂的老人躺在床上,带着遗憾和谜团离开人世的画面。导演将这一画面放在了电影开头,吸引着观众去探寻凯恩的一生,任由这个刚刚离去的人的形象在各个角色的回忆里和观众们的脑海里被推来搡去。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年迈的凯恩穿过两扇相对的镜子,镜子里呈现出无数个凯恩的影子。事实上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荧幕前的每一个观众心中都有一个凯恩的影子,每一个人都在力图用自己手中的碎片去还原一个真实的凯恩,但影片末尾熊熊的火焰告我们,我们终究无法得到全部的真相,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那些终其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缺憾也终其一生都无法对人言说。
每个人的一生所呈现的画面都是独一无二而且旁人无法理解的,在这些画面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玫瑰花蕾”,就好像命运嘲弄的眼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