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媒体当记者时,为了锻炼自己,曾在某企业做过长达3年的兼职策划。
这家企业的策划部经理是个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姓张,脾气好得没话说,对我经常“王姐”、“王姐”地叫着。这家企业老总也姓张,对工作的要求标准极高,策划方案常常被全盘推翻,有时改得都没道理。这时就到了小张经理加班的时候了,我从来没看到他有一丝不悦的表情。
有一回,我们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宣传推广思路,最后由小张经理形成方案。他在将要完成时电脑坏了,4000多字的方案怎么也找不到了。小张经理找了一会儿,发现没有办法恢复,马上决定坐下来重新写。
我看着小张经理平静的表情,深感惊讶。因为如果换成是当时的我,我会继续找一个小时,然后至少闹心半小时,才会万分不情愿地坐在椅子上,用记忆恢复这份方案。但我的优点之一是:对自己做不到而别人能够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当然是好事)会很受触动,反思自己的差距。
所以我至今还记得次日小张拿出来新方案时我们的对话。当然,我还抱着这份方案是从电脑中找出来的想法:“张,这(方案)是用电脑恢复的吗?”
他挠挠头笑了:“是用人脑恢复的。”
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不简单。
后来,小张经理离开了那家公司,自己开了一家旅游公司,据说干得非常不错。这个结果,我早就预料到了,在他气定神闲地放下无谓的寻找决定重新写方案的时候。
《学习力》书中说,正常的情况下,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的反应可能会有两种:
1、反复挣扎着看是否有解决方法,花掉大量时间;
2、心情受到严重的影响,什么都不想做。
原来,我就是这“一般人”。当记者时也丢过稿子,写文章时也丢过文章,甚至在大学时写一篇参赛的诗,在宿舍走廊走了一圈也找不到了,每次我都难以置信这样的事会降临在我身上,挣扎许久才认命。
小张让我学会了一个思考方式:如果结果是无法更改的,个人的纠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还不如马上行动。
慢慢地,我发觉,我们一生都在丢失。即使你拼死抵抗,有的丢失,也可能在你猝不及防时击中你,让你没有还手之力。
这时,冷静几分钟该干嘛干嘛,是最好的办法。因为那是你的事,你必须自己面对,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你可以哭闹,可以情绪化,但是撕裂自己之后,你还需要花大力气把自己缝合好,难度更大,耗时更多,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当丢失的东西找不回来时,先想着怎么快速解决眼下的问题,然后再想些亡羊补牢的方法吧。
记得,脸上一定要带着笑容,这笑容,既是在与人和解,也是在与事和解,是真正接纳后的真释然,而不是演给别人看的假释然。
至今仍记得小张说“用人脑恢复”的时那张笑脸。虽然他人不帅,但那笑容,真的很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