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古代贵族都是些什么人?(浪子背包客)

古代贵族都是些什么人?(浪子背包客)

作者: 浪子背包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15:32 被阅读0次
    满清贵族 欧式贵族

    古代贵族,在较早时期即为大奴隶主。

    原始社会稍早期的奴隶,大多来自部族战争中的战俘,也包括罪人、流民、战败的敌对部落民众等。必须强调,在生产不发达的年代,劳动力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占有奴隶的多少往往意味着许多。

    慢慢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原来部族共有的财产(食物、奴隶、土地等)被分配给了各个家庭(家族)或给某些族人事实占据,也就事实上催生了大大小小的一些奴隶主,加上奴隶群体和约定俗成的奴役体制,奴役制度正式产生了。

    当然这个过程中,部族中一些大人物及其近亲和“强横者”通常会取得较多的私益,而且胃口会越来越大。

    这个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总的来说会朝着“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倾向运行——部族内部也会有开战,或者用开战以外的其它手段。地盘大、粮食多、人手多的,会更容易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吞没那些“小家伙”,于是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又催生了大批的破产者和流民、奴隶。

    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是大规模混战。战争最后的主要胜利者(或说大号的幸存者)由众人象征性推举(或自封)为国王。为了统治稳固,国王会分封亲近、或能力强信得过的贵族,相当程度上与他们一道构成奴役王朝的统治体系。

    但必须指出,除了王族自家,有些贵族其实是依靠武力的割据者,并不大听从国王的调遣,甚至有时分封都是一个形式——人家喜欢自己抢。

    那个时代的许多贵族权力很大,在自家地盘上几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豢养军队东征西讨,怼上也没什么奇怪。

    部分贵族的爵位和待遇可以世袭,具体能世袭多少代,看家族的能力和世道变化。

    实力有限、没有封爵的那些小奴隶主,在这种“丛林化”体系中如果不想割据一方,便只有不同程度地依附于贵族,上交一些收获和提供劳力、武力支持。

    社会底层当然是奴隶,甚至他们并不被算在“民籍”中,被允许公开拥有和买卖,更近于牲畜的地位。

    平民,原本是大奴隶主早前的族人(及后代),加上一些因“立功、开恩”等原因被“脱奴籍”的奴隶。他们虽然不是奴隶,但因为手中没有多少生产资料,掌握的社会权力很小且分散,客观上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同样处于被奴役的地位,是事实上的奴隶,只是自由度强些。

    平民中的一些人通过主动臣服、“投名状”、裙带关系、做官当差等途径成为贵族及大小奴隶主的依附者。

    以上配套的贵族体系和奴役体系,一直延续了几千年。某种程度上,奴役王朝和后来的皇朝从社会制度上并没有多大区别。

    大家较为熟悉的春秋战国诸侯,原本理论上大都是周朝的贵族“臣子”,但后来实力渐长,通过一系列的洗牌,逐渐压制了周朝嫡系王族,各霸一方,直到强秦灭周,公开表达出要席卷天下的野心。

    秦夺天下以后,吸取前面的教训,实行皇权至上的皇朝制度,强调对贵族的绝对统治权,不再承认贵族的割据权。任何贵族,包括皇族和外支贵族的虽然仍可享受爵位、社会地位和优渥的经济待遇,但在领兵权、行政权方面被限制得极严,“僭越”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当然这方面只是皇帝一厢情愿的想法,小的僭越多了去了。

    秦以后,基本延续了秦的做法,而且渐渐加强集权,当然贵族体系仍然存在,奴役体系仍在。

    皇朝时代的贵族也分三六九等。“顶级”的为皇帝同族近亲中的亲近者,叔叔、兄弟等等,往往能封王或很高的爵位,人数不多却待遇优厚、地位很高、享有实权,。

    “次级”为皇族中的次要者。他们可享有较高的爵位、地位、经济待遇和部分监督权。实权通常要靠参与具体事务获得。

    “旁支”贵族不属于皇族,通常是外戚、功臣及其后代,或是一些“实力派”,皇帝为了要兑现战功和团结一批人稳固统治才会给他们“便宜占”。这种情况在皇朝初期很常见。

    旁支贵族的地位是不稳固的。皇帝会想尽办法削弱他们的权力,监视他们的作为,到一定程度杀掉都是有的。譬如在满清初年,为了收买人心,封了一大堆异族异姓贵族,甚至有王爷(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其中优待难以尽述。但提防难免,而且天下稳定之后,一翻脸就给收拾了。

    即使不翻脸,异性贵族的爵位经常也会逐代递减,而且可能限制几代以内。譬如第一代为侯爵,第二代为伯爵,第三代为子爵,几十年后基本就降得差不多了,或者自然到头,顶多就是个富裕家族、乡绅一类的存在——到时候若是墙倒众人推,有时连普通地主都做不得。

    另外对所有的贵族,只允许长子袭爵,其它的儿子只能等赏——或拿钱买。没有儿子的通常会过继一个。

    《红楼梦》中贾家的衰落,便主要因为以上的原因——本来就是边缘。

    一面削弱旁支贵族,一面为了收买人心也会分封一些,比如战场立大功者、皇帝宠信者、高级官员、新上的外戚、外族依附者、其它贡献者等等。

    民间出身的官员很少能获封贵族,除非官职很高、同时皇帝特别宠信。

    在这种体制下,旁支贵族(家族)犹如走马灯一般起起落落,处境相对稳定的皇贵族群体日渐膨胀。明朝末年,需要皇廷供养的皇贵族多达好几千,国家不堪重负,虽然已经一再削减他们的待遇。

    到了皇朝末年、大厦将倾之时,各路贵族的日子都会不大好过。这其中依赖皇廷供养的皇贵族更惨,倒是一些拥兵割据的地方贵族可能更滋润些——在战祸临头之前。

    汉朝末年的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一度沦落到卖草鞋的地步——不当权的贵族经常是这样,连皇廷都要靠“卖官鬻爵”筹钱了。

    皇朝崩溃之后,新朝对前朝的清算难免,对贵族尤其皇族的迫害追杀分外残酷。

    贵族与皇帝,旁支贵族与皇族的关系,向来是一对对难解的矛盾。

    从维持奴役制度统治的角度,他们自然是合作者。但从利益争夺角度,他们是竞争者。互相谁也不信任谁,互相迫害杀戮。“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文艺。

    到了一定时候,连皇族近亲都靠不住。从汉朝末年的乱局,可见一斑。

    当然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不合理,倒台不过早晚。

    旧奴役制度垮台之后,资本主义上台。得到某种程度容许的旧贵族处境江河日下,“新贵族群体”则应运而生——他们就是资产阶级,以资本多少和控制力划分“事实爵位”。

    ————

    浪子背包客问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贵族都是些什么人?(浪子背包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rb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