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作者: 不了义 | 来源:发表于2022-07-28 19:22 被阅读0次

(一)阴阳相推,变动不居。

阴阳相推、变动不居是《易传》揭示的宇宙生命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是针对阴阳的“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言的。阴阳二爻的错综变化即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可以“效天下之动”、“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二)阴阳的互根与转化(对待互补律)。

阴阳的盛衰、消长、转化,在《周易》六十四卦的反上下往来构成了六十四卦“非覆即变”的关系,显示了“天地盈虚,与时消息”的规律。

六十四卦无一不在论述阴阳消息之理、刚柔变化之道。汉以后的卦变说,则系统地、自觉地反映了阴阳变易的思想。阴阳变易的思想可用来观察、描述日月、潮水、草木、人体、社会、历史、时空等万事万物必然发展和兴盛衰亡的总体规律。

卦爻所揭示的“一分为二”的原理,既表明宇宙生命可层层两分以至于无穷,又表明宇宙生命起源于“一”,这个“一”就是“气”。“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是“对立”与“统一”的另一种表述,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

《周易》阴阳、动静、刚柔、进退、吉凶之间的对待统一又表现为分合、辟阖、往来等运动形式,这是宇宙生命“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阴阳是互相依存的,各自以对方为生存条件。这早在《老子》中已有表述。

《老子》第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相互抱合的,孤阴和独阳都不能生长,也不可能存在。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相合,万象乃生”,“阳中之阴,阴中之阳,互藏其根之意”,说明阴阳的互根互存、交替变化之意。

阴阳的变化体现为阴阳双方的盛衰消长。阴阳双方在正常情况下是相对平衡的,即一方对另一方起到正常的制约作用。若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力量太过,此方就表现为亢盛,另一方就表现为衰弱;若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力量不及,此方就表现为衰弱,另一方就表现为亢盛。这就是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阳衰则阴盛,阴衰则阳盛。阳盛阴衰则阳长阴消,阴盛阳衰则阴长阳消,反之亦然。在一定条件下,事物阴阳两方面还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相关文章

  • 初识阴阳体质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是中医最基本的分类方法:脏腑分阴阳,经络分阴阳,诊病分阴阳,治病分阴阳。 《素问·阴阳应...

  •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皇帝内经》

    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法于阴阳 “法于阴阳”就是效法阴阳,阴阳分为外在的阴阳和内在的阴阳;外在的阴阳就是宇宙自然的阴...

  • 阴阳,是真理

    孔子说, 一阴一阳谓之道,日月是阴阳,水火是阴阳,男女是阴阳,夫妻是阴阳,动静也是阴阳......阴阳之道充斥着我...

  • 阳文化,阴文化

    《周易》是讲阴阳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组成,而且阴阳对立,阴阳平衡,阴阳转化,阴阳平衡了,事物就和谐了。何为...

  •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在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平衡协调关系,从而产生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

  • 《阴阳文化简史》

    阴阳文化简史 目录: 引言-----阴阳的本义与文化 一)阴阳地震说/伯阳父 二)阴阳负抱说/老子 三)阴阳神道说...

  • 阴阳

    相互吸引 相互依赖 相互存在

  • 阴阳

    没有了自转公转,剩下永恒的白与黑,那么白的一面就成了阳间,暗的一面就是阴间了!各方生灵互视异类!

  • 阴阳

    (1,定位)阴阳,是世界上最早的唯物辩证法。(2,来源)阴阳,是古代人对世界的客观认识。人们看到,事物都是一对一对...

  • 阴阳

    宇宙有阴有阳 草木有荣有枯 我有 对你的爱念和邪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阴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sx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