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两天雨,天气明显变凉了,因为我出现了那种特有的感受:太阳的晒和微风的凉掺杂在一起的迷惑感。
有人说,罗素一生都在寻找幸福,所以我就随意翻看了一下他的书,我看到这样一句话:要是机器生产的利益,能对那般需要最切的人多少有所裨益的话,那当然应该阻止贫穷的延续;但若富翁本身就在苦恼,那么教每个人做富翁又有何用?
感觉罗素一直在发问,一直在寻求能让人幸福的答案。还有一句话是:我将假定他们有充分的收入,可以不愁吃不愁住,有充分的健康可以做普通的肉体活动。大的祸害,如儿女死尽,遭受公众耻辱等等,我将不加考虑。关于这些题目,当然有许多话好说,而且是挺重要的,但和我在此所要讨论的属于两类。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张治疗日常烦闷的方子,那烦闷是文明国家内大多数人感着痛苦的,而且因为并无显著的外因,所以更显得无可逃避,无可忍受。我相信,这种不快乐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学、错误的生活习惯,终于毁掉了对一般可能的“事物”天然的兴致和胃口,殊不知一切的快乐,不问是人类的或野兽的,都得以这些事物为根基。
我发现不能把书混着看,感觉会影响那种单纯的体验,两本书印象都会不深。所以,我要快快把《喧哗与骚动》看完,为什么不放弃这本书呢?问就是强迫症,问就是总觉得剩余的部分还有宝藏。
今天好困啊,看会书,睡一觉,什么也不想,应该会获得短暂的幸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