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件事情你努力了之后,结果并不如预期理想,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觉得委屈,主要还是觉得付出和回报不相等。
其实这种想法是教育思维没转换过来的结果。之前在学校里,你认真学习,按照教学目标和老师的规定去学习,投入基本机会换来还不错的成绩,也就是我们说的努力就有回报。
学校的考核比较指标化和简洁,已经是最简单和可控的模型了,学习这件事情本身从教学大纲、学习时间、考试反馈已经是一个流程闭环,并且在不断优化改进,所以风险和变数整体是小的。
工作以后,社会是个多元化且开放的环境。你做的事情和回报之间有各种因素影响,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线性关系,可是很多人还是没想明白。如果还拿教育那套来去衡量,自然会觉得不公平和委屈。
社会是不讲究什么态度、过程和苦劳的,更多看结果和产出,很多事情没做成功就是成本,单位没收益个人就不会有业绩,所以做了90%结果也可能是0。
当觉得委屈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做的是行动,尽可能地去复盘,还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到,思考的方式和做事的流程有没有问题,下次争取尽可能做成功,逐渐让事情变得可控和有方法和流程可依赖,这个才是让个人被信任,慢慢变得不可被替代的路径,而不是顾影自怜。
社会是个竞技场,没有人会真正关心你是不是受了委屈,大家都喜欢和强者合作,而不是弱小不能承担责任的人。因为如果真的要说委屈,那些做成事儿的人,谁的熊欢又不是被委屈撑大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