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与朋友相处时,因为自己随口开了一个玩笑,朋友非但不觉得好笑,反而认为你有意冒犯了他,最终朋友之间搞得很尴尬;
面对亲友或者熟人向你借钱但你不想借的时候,既不想得罪人,又不想委屈自己,绞尽脑汁不知道如何巧妙拒绝;
职场中,明明不是自己的错,却遭到上级的当面批评成了“背锅侠”。很想摔锅走开,又担心因此失去更多。纠结于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据理力争?
是朋友太小心眼开不起玩笑,还是自己开玩笑失了度?
因为找不到恰当理由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是选择委屈自己,还是选择直接拒绝而伤了和气,不管选择哪个结果好像都不能令自己满意。
挨了骂受了委屈,连想为自己辩解的话都不敢说,怕一旦说出口,申冤不成还丢了饭碗。
面对以上类似的状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或者即使知道问题所在也是束手无策。
其实,不管是没有把握好开玩笑的度还是笨嘴拙舌,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好说话”的技巧。

02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个人的优雅谈吐判断这个人有良好的内在修养,与其相处感觉如沐春风;也常常因为一个人的口不择言,不乐意与其交流,甚至嗤之以鼻。
其实,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单单关乎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和人际关系,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他的职场发展、婚姻幸福及家庭和谐。
或许有人要说,会说话固然重要,但未免太高估了说话的影响力,职场发展、婚姻和家庭关系分明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没错,会说话不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不会说话却可能导致上级的不满、客户的差评,成为错失晋升机会、丢了工作的主要原因。
李笑来为此书作序时讲述了他年轻时候不会说话的一次经历:
某次北京新东方校长找他商量关于为学校创建语料库的事,整个过程聊得很高兴,最后校长问他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时,他思考后回答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这事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耗时费力,所以我希望这不是个换了个校长就不见了的事儿……”
结果校长当场变脸,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建语料库的计划落空,后来这段谈话也成了新东方内部广为流传的段子。
这个例子中,他可能只想表达创建语料库是件持久的工作,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没有得罪任何人的意思。
假如换个说法:
“其实这事关键在于时间和精力,并不在于花钱多少。最好能在集团内部达成意见统一,不管今后发生任何变化,都能坚持做下去。”
同一个场景,同样的谈话对象,换个表达方式和措辞,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诸葛亮靠经天纬地之言而强于百万之师。
不同于过去“敏于思而讷于言”的观念,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是当今社会激烈竞争中不容忽视的软实力,“敏于言”和“敏于思”同样重要。
正如马东所说“这是世道人心和文化结构的改变”。
相较于出身、外貌、机遇、智商,“好好说话”是我们最能控制并且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不断精进的一项技能,掌握好好说话的技巧也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最便捷最低成本的投入。

03
那么,如何通过后天学习锻炼自己的说话技巧,改善嘴笨的毛病呢?
本周我们将一起共读的《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的作者告诉我们的方法是:从错误中学,从场景中学;以分析的心态学,以通融的智慧学。
本书对于说话问题的分析从误区着手,首先帮助读者认识到生活和工作中隐藏的说话误区,通过场景举例、提炼原则、再落实到另一个新的场景中去。
全书以风趣通俗的语言讲解话术原理,这种由浅入深的方式既避免了单纯讲述原理的枯燥感,又促使读者举一反三地联系到自己生活中其他场景,避免囿于传统口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陷阱中。
所谓“以通融的智慧学”就是有侧重点、有全局观。
作者利用图像化技巧将“说话”这件事用话语权力关系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把生活中基本说话场景归纳为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五维话术体系”中,利用这五个领域的联系和转换教给读者一整套应付生活场景需求的话术。
作者马薇薇、黄执中等人都是闯荡辩论圈多年的“老姜”,在《奇葩说》节目中,他们通过缜密的逻辑、犀利的语言、丰富的学识为观众呈现了许多场精彩的辩论,被称为“华语圈最会说话的组合”。
而节目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只是这几位在语言方面成绩的冰山一角。
以黄执中为例,他是台湾辩坛名人,主攻口语传播专业,享有“辩论之神”、“宝岛辩魂”的称号。
他是历史上唯一连续两届拿下国际华语辩论最高赛事“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也是唯一未晋级决赛,却可以拿到该比赛最佳辩手的传奇人物;是辩论学派“新剑宗”的创始人,也是亚洲有系统性的建构辩论学理的第一人。
《好好说话》的技巧最先是作为线上音频课程推出的,在用户中取得了不错的评价,迅速跃居付费内容销量榜首。
由于读者反馈良好,他们在该音频课程基础上经过反复校订后形成这本《好好说话》印刷版。
本书共分为六个章节,按照章节划分拆了以下六个主题点,与大家一起向华语圈最会说话的组合学习分场景如何思考,如何把话说得漂亮。
1、说话这个权利的游戏,你真的了解吗?(1~30页)
2、别人眼中会说话的人都知道这四个沟通技巧(31~81页)
3、分清“说服”与“说教”,切勿掉入语言黑洞(91~124页)
4、职场小透明逆袭成为大咖的谈判技巧(137~167页)
5、演讲时如何赢得观众好感?(181~218页)
6、辩论高手是如何养成的?(235~263页)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刘口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