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是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与乾嘉三大家之一、性灵派三大家之一、与纪昀齐称“南袁北纪”的袁枚说的。
意思是读书如果没明白书中的道理,还不如不读。
相较于囫囵吞枣试的阅读,即使读书万卷也无法提供营养的成份。只有提高阅读效率,进行深度阅读,才能真正感觉阅读之力、文字之美、技法之精、传思之妙……
虽然深度阅读看起来有些神秘,但是只要明白了这几个方面,再去进行阅读,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阅读境界。
1.主动阅读。主动阅读者会参与到阅读的材料中,他们思考、质疑、挑战和批评作者的观点。他们试图把材料变成自己的材料。
---《深度阅读》
主动阅读是因主动性的激发,从而调动人体感官和大脑思考能力的多方面调动。就像平时人们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忍不住对其进行探究和反复的思考一样,因此人们就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了解的更加深入和广泛。
2.理解技能。面对大量的阅读内容时,成功的关键是有所选择,即找出什么是重要的,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
-- 《深度阅读》
面对各类书籍大量阅读内容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完全的记住每一个字,这就要从中判断出那些是作者的主要观点,就是作者最想让读者了解的主题。等我们从书中找出了重点之后,就要着重的去阅读这个部分了,然后再依次找出次要的内容,一一进行分析和总结,这些内容和重点的内容的各种关系。
3.评估作者的信息。许多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意思、陈述观点或进行概括时,都会提供数据或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位带着批判眼光的读者,你的任务是衡量和评估这些证的质量。你必须审查证据并评估其充分性。
--《深度阅读》
也许会有人问,阅读只是作者带领读者进入的一种状态,我们去评估作者的信息做什么呢?
评估作者信息看上去,似乎和阅读的关系并不直接,但是作者在写作时目的和时代背景直接导致书里内容的形成,因此评估了作者的信息,能够更好的为我们的阅读服务,也是读者主动阅读和理解的展现形式之一。
比如在阅读古代著作的时候,不考虑作者的当时的时代背景,以现代人的思想是无法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4.阅读论证的策略。论证需要慢慢地、仔细地阅读,多读几遍。当你第一次阅读时,试着去了解它的三个基本元素:问题、主张和支持。接下来更加仔细地再读一遍,以便紧跟作者的推理路线,并识别和评估文章中提供的证据。
--《深度阅读》
阅读论证的策略,不但为主动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同时还在带着问题的阅读中,打开了读者的思路,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阅读效率,是读者进入深度阅读的有效途径。
5.利用写作来学习。无论是在笔记本上记笔记,写日记,画图,还是解方程,许多读者都有一种直觉,那就是把笔(粉笔)拿在手里,是学习新材料的最好的方式。
--《深度阅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虽然说许多人都有好记性,即使如此能够过目不忘的人却没有那么许多,倒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做笔记、做标记以及做注释的方法,让人记忆更加深刻,再更深一步的把做的笔记总结起来,从中发掘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深度阅读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