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没落系列之一:没落的村庄

没落系列之一:没落的村庄

作者: 汉室兴传媒 | 来源:发表于2020-01-09 17:51 被阅读0次

    没落的村庄?写下这个题目,心里头有点不爽的感觉,或者说有点怪怪的感觉。说没落,似乎很有感慨、很有感触。这“没落”其实跟“乡愁”一样,名为没落,其实是乡愁。村庄没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知道刘亮程写过《一个人的村庄》,但是没有看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绝没有“拿来”的动机和行为。

    我出生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那时,从记事时起,我家门朝东,“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多少年过去了仍然记忆犹新,凡是迷路,我总会闭上眼睛,怀想我家的朝向,以此来判断此时此刻此地的东西南北,居然屡试不爽,每猜必中!一一童年,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我家是村庄里的CBD,是多年的老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大概相当于塘沟街的十字路口、沭阳城的“大花园”、南京的新街口、北京的王府井。有多老,居然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从我家老宅子开始,向南扩张,受限制,一条小河挡住了村庄的南下趋势;只有北上扩张,一路向北,无问西东,一直扩张到老社房身底,到90年代初我当了“小兵张嘎”,疯狂生长的村庄才戛然而止,才停下来歇息。如今到村庄的最北头,第一家就是毛孩三爷家。他家的北边,就是原打算作为“头养大子儿”的我下宅的宅基地。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准备了几十年的宅基地,我也没有在那里盖屋。真是阴差阳错,让人唏嘘不已。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这里是我的窝,不敢想,也不愿想。农村人,谁想那么多,都是闷着头过日子,“火放衣袖笼子烧人”,谁敢张狂,谁敢嚣张,算盘不打算盘来,哪敢放肆。连个生产队长都得罪不起,虽然也绝不会巴结讨好他。你当省长,跟我老百姓有什么关系。确实如此,那时毕业就是失业,哪里像现在的家长孩子想得那么多,提前放长线钓大鱼。

    我们这一代人,大概是地球上有史以来人口剧增最为离谱的时候。条件逐步好了,人口暴增得也快.很难想象,当年若是不搞计划生育,有着“多子多福”传统的国人,不知道要增加多少人口呢!至少,在我家这里,一定是多得不得了的, 估计所有的田地都得用来盖屋。

    我们的村庄大概也是少有的最纯的村庄了。全村子都姓梁,而且几乎都是一大家。大概,一个大的村庄,除了个别的散户,分成三大派系。都是以血缘的远近亲疏划分的。当然,虽然都姓梁,不代表都很团结。也有零散的迁进来的“散户头”,因为羡慕这里梁氏家族,都纷纷赶来投奔。

    树大分叉。一点不假。一家子有个八九口人,女子不说了,她们大了,嫁人了,娘家几乎不再过间,除非在婆家受到欺负,那娘家一大家子都要组织几十口到她婆家打砸,直到婆家抚手归降、点头哈腰甚至泪流满面才作罢。但是,毕竟是人家的人,要在婆家过日子的,也不敢太过分。否则,日子还是你过得,又没人帮你过日子。

    男孩子就不必说了,男子汉大丈夫么,大了就要说媳妇的。说成了媳妇就要分家,单立门户,过起自己的小日子,自然霄要宅基地的。那时,“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提倡一胎,严禁二胎,杜绝三胎”、“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人多心不齐”。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宣传凸显。如今人口高峰,人口红利、人口绝对数增长,今天的房价暴增、交通状况拥堵、停车位人满为患乃至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跟此不无关系,当然“人口红利”对我们国家的GDP贡献也功不可没。“打仗靠人多, 吃饭想人少”、“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饭” 这些俗语都是当年我们常常说起来的。要是打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怕又得嫌人少。

    90年代初,我高考落榜,南下到闽南“精忠报国”,我们的村庄就不再生长了,停滞了,好像一根橡皮筋,拉到尽了,无法再扩张了。打我记事起,村庄里逝去的人大约在60多人——这是我经常在黑夜里睡不着时候,搿着手指从南头数到北头,挨家挨户地计算出来的。而从我记事开始,村子里增加的人,大概在80多人甚至快100人。当然呢嫁出去的姑娘家就不算了,除非招来的“上门女婿”,怪了咱们村庄上就是没有“养老女婿”——后来终于有了一家,不过刚结婚就迁移到扬州去了。这是不完全计算。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彻底颠倒了过去的法则,已经不是以村庄来计算,这就更是无法统计的了。

    村庄虽然没落了,我却仍然怀想当年的村庄。当年村庄上空的天。天空蓝得让人心醉,就像被洗过一样,湛蓝湛蓝的,一朵两朵的白云漂浮在上面,好像一幅精心绘制、却不留痕迹的喻继高的画卷。

    农忙之余、学习之余,抬头看看天,顺便也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如果遇见下雨,则可以遥望“无数庄稼烟雨中”,一片朦胧。

    随着集体农庄、美丽乡村的到来,村庄上的人越来越少,平日里只有残兵败将、老头子老嫚子在村子里晃悠,虽然村庄的马路宽了,水泥路铺了,可是晚上几乎看不到灯火。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是乡亲们、老亲四邻聚聚的时候。这几年偶尔回去,傍晚居然也看到一些老头老熳散步晃悠。

    村庄,古老吗?不懂,没有告诉我。咱们农村人不兴考古。都是口口相传的。我所知道的,至少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肯定就有了这个村庄,别的一无所知。无限扩大的村庄,又在逐渐缩小。这也许就是当代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我相信,这个村庄人口不会再增加了,会不会变成一块农田,只有天晓得!会不会变成一个人的村庄,只有天晓得!如果没有规划,也许再过一万年,这个村庄还会有人?可是,一万年后,我们的魂魄归来看望我的村庄时,“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一定会摸着他们的头,你的祖上是哪个?你是谁家的子孙呢?

    作者:根华,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

相关文章

  • 没落系列之一:没落的村庄

    没落的村庄?写下这个题目,心里头有点不爽的感觉,或者说有点怪怪的感觉。说没落,似乎很有感慨、很有感触。这“没落...

  • 没落的村庄

    青苔抵死苦守那半块红砖 一只长满老茧的手在远方握紧清风 桃花不再依旧 落日练习着死亡 白发苍苍的老井 睁大浑浊的眼...

  • 没落的村庄

    老家的亲人现在只有二叔一家。二叔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县城买了房子方便小孩读书。只有和我年纪小一点的幺儿子...

  • 没落的村庄

    每当看到左手食指上那条深深的疤痕时,我就会想起多年前那个炎热的下午。 地面热气腾腾,空气像一团火,烧得食道火辣辣的...

  • 没落的村庄

    记得还是孩童时,每到抢收抢种的时候,放眼田野,或挑着水稻男人,或弯腰插秧的女人,或三辆戏耍的小孩……总之村...

  • 没落的村庄

    父亲给我送来一些时令蔬菜,同时带来一个消息,蔡主任家遭贼了。我问,损失大么?父亲说,倒也没什么大的损失,小偷将门撬...

  • 没落系列之二:没落的“乡巴佬”

    乡村农民。说到农民,农民两字好辛苦好辛酸好无耐!没当过农民的,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什么农村好,农村户口好,农村...

  • 没落系列之三:没落的树

    童年时我所熟悉的家前屋后的树,已渐渐远离了我的生活。 泡桐、刺槐、楝枣、桑树、臭椿、板栗、榆树等等,几乎都...

  • 没落

    世界的没落首先是文化的没落,教育的没落,思想的没落

  • 没落

    千山不回眸,万里人空瘦。 苍雁过飞雪,梅殁一点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落系列之一:没落的村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xu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