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六一”最快乐的莫过于孩子,可以穿花衣,可以演节目,可以和家长提无理的要求,可以不上课,可以不写作业,最最喜欢的还是可以领奖状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249503/8767bf14b593b111.jpeg)
在小学,最常见的表彰就是“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了,我小时候也是经常这些奖状,至于奖状是什么含义,从来没有深究过。
后来参加了工作,每年学校表彰时,总是“三好学生”人数少,“优秀少先队员”人数多,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三好学生”的荣誉应该比“优秀少先队员”的荣誉高。
今天在看朋友圈的时候,发现有的学校发了这样的文章:
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经学校研究决定,对全校61名优秀少先队员及三好学生予以表彰。
![](https://img.haomeiwen.com/i7249503/81968e862ac3720d.jpeg)
看了文章之后,我突然领悟到,这和我的认知有了偏差,究竟是哪个荣誉高?是“三好学生”?还是“优秀少先队员”?
问及李老师,他说“三好学生”不一定是少先队员,但是“少先队员”一定是学生,也就是说“优秀少先队员”一定是好学生。相对来说,“优秀少先队员”比“三好学生”荣誉高些。
究竟是哪个荣誉高?我又问了度娘,百度百科这样解释:
三好学生是中国的学校给予被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的一种荣誉称号,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好学生”的评选自1954年开始,以固定的评选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在中国的所有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三好”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也成为“好孩子、好学生”的同义词。
三好学生高于优秀学生干部,因为前者在学习成绩方面有硬指标,后者标准弹性较大,人为因素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7249503/43c47cb4064ab95e.jpeg)
能不能这样理解:你可以成为“优秀少先队员”,但是你不一定能成为“三好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