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芳华》之前,我不知道芳华的意思,看完之后我才知道芳华是一代人的芬芳年华和那永远回不来的青春岁月。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芳华,那个年代有,现在依然有。只是经历的事情不同,感悟不同,可能唯一相同的就是芳华总会逝去,而我们总会缅怀。
别人问我《芳华》到底讲了什么,我总是说,在那个荒诞疯狂的年代,好人总是受到排挤,没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时代很重要,时代造就人,也摧毁人。何小萍就是典型。
在电影的开头,刘峰去接从远方而来的何小萍,因为要当军人了,何小萍满脸笑容,打心里快乐。他们互相敬礼的那一刻,何小萍的快乐是难掩的,我以为她将会在军队里有幸福的生活,殊不知原来短暂的喜悦下是长久的阴霾与痛苦。
何小萍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从小父亲入狱,母亲改嫁,他唯一的亲人是父亲,而长久的分离令她十分想念父亲。每天都在给父亲写信,常常写着写着就哭了,她请求父亲原谅他改了别人的姓,盼望着和他早日见面。在得知父亲死去时,何小萍是那么的冷静。刘峰说想哭就哭出来吧,何小萍却说,从小哭了太多了,现在都没有眼泪了。是怎么样的绝望,才说出这样的话。我不知道,我也无从知道。
刚来第一天,何小萍以为自己从地狱来到天堂,以为自己有好日子过了。殊不知,这里又是炼狱般的苦日子。文工团里的人那么多,却没有一个人真心待她,舞伴那么多,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她跳,只有刘峰愿意在空无一人的舞蹈房陪她练习。父亲死去时,没有人安慰她,只有刘峰愿意陪她。
所有人都认为刘峰的付出理所当然,只有何小萍懂得珍惜他的善良。刘峰被流放的那一天,倾盆大雨,没有一个人送别,只有何小萍站在雨里,敬礼目送刘峰坐上车离开。电影里说: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何小萍知道刘峰的善良,也珍惜刘峰的善良,因为她知道,善待她的人不多,她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善良。
父亲走了,刘峰也走了,何小萍心里的希望和爱也消失殆尽。她放弃一切抵抗,不再去舞蹈房练功,不再去坚持和向往她心中所谓的军人,她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抵抗不了千军万马。一个人的善良太弱小,抵抗不了千人万人的嘲讽与践踏。她认输了,从此开始在台前幕后做着打杂的工作,给台上光鲜亮丽的姑娘们熨衣服,搬道具。
战争打响,何小萍恨不得快点离开这个令自己产生噩梦的地方,她去了前线,成为了一名军医。那段时间她拼了命,全力以赴地救治着每一名伤员,骨子里的执拗劲儿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她在病床前和一位身体几乎全部烧伤的人说着话,语气温和,突然房顶坍塌,她不顾一切地扑在这个人的身上,这是第一次,她想用自己的身躯,去保护另一个人。
得知刘峰去了前线,她心里面很牵挂,每批伤员到来时,她都是第一个冲上去,他希望有刘峰的身影,又庆幸没有。
战争结束了,刘峰失去了一条胳膊,何小萍成了英雄却精神失常。当她盼望着的刘峰终于来到了她的面前时,她却不认识了。当刘峰说着我是刘峰时,握着何小萍手的时候,何小萍却一脸惊恐与茫然。这是怎样的绝望,终于见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却在见到的时刻变成陌生人。医生这样形容何小萍:白菜在冬天的地里冻的久了,一进暖和的屋里,就烂了。
从母亲改嫁,父亲死亡,到刘峰离开,自己发疯,一生与美好,希望都无缘,无缘相遇也无缘体会,有的只是冷嘲热讽和命运对她的巨大惩罚,与其说命运,不如说时代和环境,她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也是那个时代人性黑暗面的牺牲品,她像一颗野草,任凭风吹雨打,却依旧不卑不亢,不屈不挠。
何小萍走出汇报室,来到草地随着音乐跳完了一整支舞蹈。她精神失常,忘记了很多,却唯独没有忘记自己热爱的舞蹈。那是她放下一切后最真实的自我。
很多年后,历经沧桑的何小萍和一生颠沛流离的终于走在了一起。若无亏欠,何来芳华,两个支离破碎的人从此互相庇佑,彼此慰藉治愈度过人生,这样的结局,再好不过了。
就像萧穗子结局独白说的那样:“多年后,再次看到刘峰和小萍,他们显得是那样安静平和,看起来比别人更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