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的危险性章节慢慢更清晰的往职业方面深入介绍,工作中的危险性即是非常直接的危险,作为咨询师如果目标是持续精进,并在这个职业中深耕,最终有可能达到一个正常运转、健康的、可持续化的程度,这些危险性将是需要重视和面对的。
1、对于理论的“着相”。
咨询师学习了一种或几种流派的技能,具备了开展咨询工作的基础,通常也应用着自己学习到的技术有了一些咨询工作体验。这时候就会非常痴迷于自己能用这样的技术,去“治疗”别人,产生一些效果,危险的可能性就产生了。咨询产生效果是咨询师和来访双方共同工作的结果产物,与咨询师的技术有一定的关联关系,但绝不是100%可量化的强因果关系。与咨询关系、咨询师的共情能力、来访的接受能力、来访的际遇、来访的生活工作环境都有着关联。如果咨询师“认定”自己有了一个“葵花宝典”,用这一个“葵花宝典”可以解决所有的来访问题,并执著研究于此,就可能会出现“暴力咨询”的情况。
咨询师会觉着我前十几个或者几十个来访都这么搞定了,为什么你没有搞定,那肯定是你的问题,你是怎么回事。或者说对自己的“葵花宝典”产生了怀疑,“这就不行么,什么破技术”。
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一定是工作关系、自然关系和脚本关系的融合,如果只看到了工作关系,把对方当成了一个非人的工作对象,那将是有隐患的。
可以学习很多流派,也可以深钻一个流派,但最终,咨询师和来访开展工作时的最好状态是忘掉这些技术、忘掉这些流派,用心去感觉,建立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才是真正的工作,真正的解析、分析的基础。
2、陷于门派之间的“斗争”。
这样状态的原因也是由于自恋的膨胀与开放性的下降,心理定位是“我好,你们不好”。我这个流派很厉害,你们那些流派不行。最终陷入无谓的斗争中,忘记了咨询工作的目的是来访的分析、状态的反应呈现、连带最终实现的治愈,而不是去显示自己很厉害,满足自己的自恋。
因此,只要不是违背伦理的工作流派与模式,不必过度纠结门派。因为现代能产生工作效果的门派,大都是整合流派。也就是前端有可能是精神分析、沟通分析、行为、认识、舞动、绘画、团体、戏剧体验等,后端也基本都是以精神分析、行为等几大主流流派为核心去开展工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时来访的个人阶段不同,在那个阶段的需求也不同,无法强迫来访都按照某一个流派来工作。来访也在慢慢成长,也要允许来访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佛法有净土宗、禅宗、律宗等宗派,甚至拜佛、求佛、许愿等方便法门,吸引着各式各样的人去接触,与佛法建立关系,去慢慢了解。万法归一,道法自然。放下有形道,工作在无形的道中,才是大道。
3、咨询工作不匹配带来的危险。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咨询工作小原则中“小心”最为重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来访者,以保护、允许和效力为要求对待来访者,就能适当降低危险。
但也仍需务必注意,危险如影随形,君子乾乾,吾身日三省,保持警觉和警醒,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危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