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与不知

知与不知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06:47 被阅读0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

    孔子夫子告诉他的弟子子路的话,是治学的态度和做人的态度;

    做学问、学知识,态度要端正,知道就是知道,知道多少就是多少,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有一说一,不能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

    做人态度要诚实老实,用真诚的心,认真谦虚,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要混淆是非,自欺欺人,不懂装懂。只有真诚老实,才能启发自性智慧,这是真智慧。

    这是孔夫子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用踏实认真的态度做事、做人,实事求是。对自己不知道的、不明白的、不懂的人和事,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

    知和不知,知 的广度和深度,每一个人都有所不同。

    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不足,本身就是智慧和格局。人往往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就知道的多一些,而其他方面和不涉猎的领域就知道的少一些,这本来很正常,而能够认识到这种差异和不足,就是智慧的体现。”知”的内涵很丰富,主要有三个方面:知人、知事、知己。

    (一)知人:老子说:“知人者智”。知人就是知人心、人品、智慧、才能,知人善任,知道他人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这是识人的智慧和方法,也是正确的用人、交友、择偶的智慧。

    (二)知事:《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做事的先后次序、轻重缓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有做事的智慧和能力、正确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是知事。

    (三)知己:老子说:”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最聪明、最难能可贵的,明心者才能见性。能深入、透彻的了解和领悟人生的真谛、价值和意义;知道自己的天命、并尽到自己的责任本分;知道自己的长短优劣、知道要做什么人,什么事该干,什么事不该干,是知己。

    我们曾经非常坚持的那些东西,曾经以为正确无比的那些东西,自己现在看回去多数都像是一个笑话。

    人的看法是会改变的,每个人确实都是这样子成长过来的,但这样的领悟仅仅只是进行了一半,唯有当自己现在还在执着于什么的时候,自以为自己很正确的时候,心智中多出了一些自我觉察的意识:“又拿什么来保证自己现在的看法,就不会被将来的自己所否定呢?”,于是,对一切保持住敬畏,心怀谦卑,这才算是把一半的领悟变成了完整的智慧。

    事实上,无知的人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无知,“知”是“知无知”的条件和前提,故才有了“知道得越多的人,越能知道自己的无知。”

    人类对于自己的认知,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对于宇宙的认知,对于物质与意识的认知,对于存在的认知……50年一小变,100年一大变。

    所以,无论有怎样高明的“认知”,不过都是自以为是的认知,井底之蛙的认知,九牛一毛的认知,永无止境的认知。

    一个人的认知,只要能让自己身心健康的,快乐幸福地活在这个世上,已经算是获得了顶级智慧了。

    至于这个世界是一个平行的世界,还是一个被程序操控的虚拟世界,还是一个神佛的世界……与一个人该怎样活好自己,真的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知”的东西越多,越发现“知”本身就是一个诱惑,也仅仅只是一个笑话,如果“知”不能用来提升自己的生命力,不知也罢。

    逐渐发现,用大脑去活着,一切都是套路,其实挺无聊的。用生命的本真去活着,才乐趣无穷。

    “本质、真相、源头”这些词汇不过只是指示方向的词汇,没有人可以真正抵达本质、真相和源头,你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因”,其仍然是“果”;你以为自己得到了“果”,不过仍然只是“因”。

    一切都在流动,万物皆在轮回。智慧,不过是智于接纳,慧于释然,安于混沌。

    所有的事情,最初都由感性去触及,再由理性去深入,最终想要抵达高处,得到升华,靠的却是感性。

    这也正是:无知者无情,真正懂得这个世界的人,最深情。

    真知,通常都是一些疑问句,里面总是包含着对“知”的敬畏,对生命的谦卑。

    唯有真知,才能让人看见自己的无知。或者说,能让自己看见自身无知的认知,才是真知。

    知道的东西越多了,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更多了。

    前一句话无疑是一种生长,后面这句话更是一种成长,发现自己的无知,远远比明白自己已经知道什么更重要。

    成长,也是自身能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身心敏感度的增加,能看见过去看不见的美好,接收到过去接收不到的灵感和启迪,让人看见更加真实的自己。

    其实,人越纯真,越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从自己的已知中去认识自己的无知,是改变“自以为是”的正确方法。

    事实上,无知的人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无知,“知”是“知无知”的条件和前提,故才有了“知道得越多的人,越能知道自己的无知。”

    无知的人,又拿什么来知道自己很无知呢?犹如智慧的人,最早懂得的并非是智慧,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愚蠢。

    “无知”这种东西,对于每个人来说,恰恰是一种最难的自我发现。

    人这一生并不是无知,难的是把知变成认知,变成知行合一。

    我们需要成熟,所以更需要年轻;

    我们需要丰富,所以更需要匮乏;

    我们需要智慧,所以更需要愚蠢;

    我们需要真理,所以更需要无知。

    这正是天之道啊!

    原谅自己,感恩岁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与不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aq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