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点,正是给孩子做饭吃的时候,打开手机,看到火种智囊团的组长申请公告。
一
从勾搭上柚子妹的第一天起,我就说过我要跻身头部,不会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成员。
我要争取一些职位,贴心成长,疯狂成长,才能实现目标。我不管群友们有多么的优秀,他有他的优秀,我有我的闪光点,反正我要去争取。
于是我马上放下要做的饭。心想我很快会写出申请的。
申请的三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申请?你如何带组变现?如何成为第一个变现小组?
看到问题的一瞬间,天哪!我感觉真的是天大的困难,好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带组变现!
但很快调整,回到要跑在前面的初心!
“诸葛亮被大家喻为智慧的化身,他一生中的很多传奇故事都跟“借”字有关:借天时、借地利、借人和、借荆州、借东风、草船借箭、借火、借雨等。”
诸葛亮在古时条件有限的环境下,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便利,成就了大业。这也是资源整合的智慧。而且他借的还是不用还的。
三分天下的刘备,很多人认为他没有什么能力,但他可以发挥自己6号人的最大优势重情重义,靠整合人力资源而成为一方帝王,他各方招贤纳士,可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刘邦,最强大的封建帝王,虚心纳谏让追随他的人敢于提出最切实有效的行动方针,极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对于人才的发掘又使他能够在当年的种种危难时刻中脱身,并在之后完成了自己的建国伟业。
刘邦之所以成功,靠的是他整合资源的能力。
刘邦对于自身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有一个较为全面且深刻的认知。他深知自己带兵打仗不能像韩信那样统筹兼顾,经常完胜而归,那么我就将自己的军队交给他管理和作战。
后勤准备与人员调动方面不像萧何这么考虑得当,那么后备事宜就交给他即可。
计谋以及整体的大局观不能像张良那样把一切细节都涵盖进去,那么施计和规划还得靠张良。
这样子把各领域人才集聚到一起,那就不是单纯一加一加一等于三的问题了,而是效益最大化的顶点在何处的问题。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并不是一定要有很多资源才可以带领团队去做事,而是他只要有能够整合资源的能力,就可以带着一群优秀的人去彼此成就。
我是九数生命能量学中4号人,正官正印的老板命格,最大的优点是务实靠谱,持续高能,执行力超强!成功特质是领导组织和社团开发。所以我争取一切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成功特质!
我没有资源,但我会借力大家整合资源,把54人拧成一股绳,一起把2019年这艘轮船开向财富之路。
我没有资源组员有呀,我没有渠道组员有呀,我没有很多创意点子,组员有呀……
作为组长我要做的就是设定目标和奖励制度,唯才是用。百分百信赖每一位组员,团结好组员,扬升每个人的能量场,让大家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
一定可以通过群策群力把最优资源找出来,一起去把它做到极致。
二
有了这样子的思想指导我很快就写出了申请书。
再回头一看,还不错呢,自己看来还挺满意的,就那么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写出这样的申请计划书,我觉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
所以说参与了,就成长了!成长的过程是偷不走的价值财富。
抓住展示自己大脑的机会,好不好是往后的事,写不写是当下的事,活在当下最重要,抓住当下的机会才是王道。
火种智囊团的确如柚子妹所说:我们每一个人在这里都被给足了机会,就看你有没有抓住它。
二
能不能抓住机会,涉及几个点。
1.清楚你自己要什么。
如柚子妹所说:
“要专注一个目标,想要什么,去申请,擅长某个项目,就发挥自己独特见解。”
“每个人都有机会,如果觉得能力不够,没关系,锁定目标,只要有想法,就一步步去实践,一定会有大成长。”
写不写申请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想要的是什么?假如你进一个圈子只是为了学某一方面的知识,那写不写申请没有问题。假如你明明想要试试组长,但偏偏退缩了,那么你就错过了一次机会。
2.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生活不要跟自己说NO,如果你都自己否定了,就不要指望别人拖着你走。这个社会很现实的。——柚子妹。
只有你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时,才有力量去前进,才有资源来到你面前。
这份相信,很多人会用自己有没有做出结果来构建。实际上只有你去做了,才知道哪里可以更好,才知道哪个方向更适合自己,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先相信,再拥有。很多事情都是因为你相信了,会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去达成心愿。
敢想,就有机会!
稻盛和夫《干法》一书说:别以你现在的能力,限制你对未来的想象。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这句话意味着“人具备无限的可能性”。
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很轻率地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这是因为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
这就错了。因为人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
3.体现了一个人的抗压能力。
有些人确实先天抗压能力没那么强,不敢冒险尝试。
虽然很想去做,却感觉心力不足,担心做不好不好受,担心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而且有些人天生就很有想象力,万一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怎么办?用臆想的困难把自己吓倒了。
做任何事,都是对舒适区的一次挑战,都需要逆着习性去做一些改变,觉得难的感觉是正常的。
但是,想要成长就必须迎难而上,才有激发自己潜能的机会。
既然可以想象不好的结果,为何不反转思维去想象美好的结果来激励自己呢?
我的九数老师赖秋恺经常跟我们说,只要这条路不会死且不会被警察抓,最坏的结果能承受,可以大胆放心去尝试。
组长选不上,说不定可以当个助理,助理选不上也可以做个社群助手,啥也没有也可以做群的志愿服务者,不会有任何损失。有的话只是是花了一点时间烧脑而已。
不过说来轻松,但心魔是我们的最大敌人,化敌为友需要方法,需要练习。
三
不管如何,我们选择了一个圈子,就一定要珍惜自己的选择。
柚子妹说:
“真正的参与感,是融入集体,做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成长不是喊口号,我们都是被生活吊打过的人。
结果导向,只看结果,至于你有没有时间完成,有没有时间参与,其实都没有人关注。工作中也是如此,领导只看结果,问题和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说: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因为我想改变的渴望胜过了困难带给我的恐惧,所以我紧紧抓住自己所在赛道上让我成长的机会。
今日话题:什么限制性信念阻碍了你抓住机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