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执着于梦想的人, 实现梦想的路上不允许有任何的妥协,包括为爱情的妥协,只有义无反顾,才能做到毫不辜负。
爱乐之城男女主角的矛盾一开始就注定了。
女主角的梦想很具象——做一个演员,做一个巨幅海报上的明星。为了梦想她放弃学业来到洛杉矶,一次又一次的参加试镜,在入戏太深动情哭泣的时候因为面试官讲话而被打断……事实上,把女主角放到当下的背景中来,她就是无数北漂或者无数在横店影视基地跑龙套的、希望有一天终会成名、被大众认可并喜爱的人之一。我不敢去妄断女主角的梦想含有多少功利主义的成分——梦想不分高低贵贱。
而男主的梦想则是守护小众的传统爵士音乐,在力所能及的领域用自己对爵士的热忱去感染其他人、得以让这种日渐淡出人们视线的音乐形式继续延续下去。然而,横亘在对爵士音乐至纯至真的热爱之上的是残酷的现实: 连一把锁都换不起的贫穷。
爱乐之城坚持梦想总是好的,遗憾的是有些人在坚持的路上就已经饿死了。女主角的“点拨”加上现实的原因,男主角终于妥协了,加入了朋友的乐队,开始迎合大众审美情趣。一个原本饥不果腹的人突然被推到在聚光灯和掌声中间,我相信,那个时候的男主角一定也迷失了自己。“改良版”的梦想唾手可得,一个礼拜一千块美金的待遇可遇而不可求。
妥协,让男主角在舞台上获取了另一种成就感。他精心布置烛光晚餐,想要给女主角惊喜。恰逢失意的女主角得知男主角即将开始无休无止的巡回演出,她瞬间意识到自己爱的那个人已经不复存在了。
“我是因为你才喜欢上爵士”!女主角对男主角说。然而现在,男主角竟然要放弃最初自己坚持的梦想,这,女主角不能接受。与其说是女主角为了帮助男主角回到实现梦想的“正轨”上,不如说这是一种“绑架”。
爱乐之城我们有时候爱一个人正是因为他身上有某种我们无法拥有的东西。男主角最初对梦想近乎神经质的追求恰是女主角不具备的。当男主角妥协于现实、逐步接受年轻化&时尚化的爵士音乐时,女主角接受不了了。其实这个时候的男主已经陷入了第二次迷惘:“改良”后的爵士音乐更加被大众接受,或许朋友说的是对的?曲径亦可通幽。
爱乐之城写到这里,说两句题外话。上一期的《奇葩大会》来了一位京剧行家王佩瑜,她基于对京剧的痴迷和热爱来到奇葩大会用年轻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推广京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也已经被她圈粉了) 同样是小众的文化,有的人像捍卫历史的真实一样,原封不动的传承下去;而有的人则用更加讨巧的方式让大众快速接受。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无谓好坏。
电影里,大量留白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得以自行脑补他们分开的那五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男女主相遇时所处的人生阶段大不一样。女主角在洛杉矶失意之后尚可回到温暖的家里,吃穿不愁,还有家人为她托举起一片温情的天空。而男主角穷困潦倒到了极致,生活于他而言没有退路。那么,被偷走的那五年,我猜想男主角依然选择了继续留在乐队演奏直到攒够了钱开俱乐部。而女主角选角成功后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这个期间,他们的人生阶段亦不一样。
爱乐之城两个在不同人生阶段相遇的人就像两个平行宇宙。更何况男女主都把梦想凌驾于对方身上。当男主角叫女主角跟他一起巡回演出时,女主角感到自己的梦想受到了“侵犯”:我怎么能接受陪着你巡回演出同时顺便追寻我的梦想?!而巴黎从开始到最后都只是女主一个人的梦想。
电影没有展示的那五年,才更接近于你我的现实生活:有矛盾、有纠葛、有撕扯、有怨恨……最终离散。两个执着于梦想的人, 实现梦想的路上不允许有任何的妥协,包括为爱情的妥协,只有义无反顾,才能做到毫不辜负——这大概是他们没在一起的深层次原因。
『写在文末的话 :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一经制作完成,就会经由千万个观众再次加工,散发出千万种光芒。此文为一家之言,随便聊聊,不必当真。加之观影过程中不断的在看微信工作群,错失了很多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