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许久没联系的朋友突然小窗我说:“你有空吗?咱们好久没聊天儿了,聊聊呗,我现在感觉自己很焦虑,需要有个人开导开导。” 大学毕业到现在,几乎没联系过,想必真的是有事情。于是我说:可以啊!
想到之前一帆老师说的:有的时候,聊天并不一定非得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来来回回的。也可以是你一直说,我静静地倾听。
而倾听,又分为好多种,比如,打开头脑的倾听,是不带任何偏见的倾听所陈述的内容,去倾听他们与我的想法是否一致;打开心灵的倾听,是一种共情式的倾听,是从他人的角度来感知,说我感受得到你的情感,可以感知到你语言背后所传达的信息。
所以,为了能够让她彻底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我闭口不言,成为一个全身心地倾听者。至于是哪种倾听,我觉得应该是两者的结合吧!
她说:毕业到现在,工作换了几份,男友也换了几个,还辗转多个城市,转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孤身一人,回到了原来的城市。感觉未来太沉重,自己承受不了了。
我吓了一条,因为在我心中,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遵从自己内心并且走得很坚定的人啊,很勇敢,很有毅力,敢说敢做,这会儿,何出彼言呢?
她说:兜兜转转,感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虽然到过几个不同的城市,见过一些不同的人,但是似乎没什么成长,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环顾周遭,其实毕业5年之内的人,大致有两种状态:一种就是已经二次换血成功,现在正在接受更大的挑战,离梦想又近一步的人。另一种就是未换过血,但是鸡汤喝多了,脑子虽然在转,却从未跨出思想里的那一步,然后整天焦虑不堪的人。
成长,于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同的定义,毕竟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对自我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交际上变得游刃有余啦,比如处事更加成熟稳重啦,比如逐渐由外向内充实自己啦……
看她沉默了,于是我开口问她:“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你觉得成长于你而言是指什么呢?
然后她接着说:虽然换了这么多次工作,但是我觉得所找的工作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感觉只会做这一行,其他的不会了。而且工作到现在,我并没有感觉自己变得不一样啊。不过,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一两年看开了很多,如果抛开工作不说,我还是过得蛮快乐的。只是觉得该收收心了,毕竟父母在,不远行。傻笑.JPG
其实,这段聊天是以她来了个电话而结束的,不过结束之前,她跟我说: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也许真的只是我自己把自己逼进死胡同罢了!谢谢,下次见面请你吃饭!
结局还算not bad!不过我发现,在听她倾诉期间,我只说了一句话,最终是她自己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因为更多时候,我只是在感之所言,思之所思。
也许,这就是倾听的魅力所在吧!有时,无声的聊天胜有声!道理固然好,可是说了那么多,听的人如果没有进入到那个场域中,它也只是一长串由左耳进右耳出的声音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