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老师新开了如何制作公众号的课程,很动心。
新鲜的、不了解但感兴趣的领域,一直对我都有着深刻的吸引力。
虽然,据说,公众号早已经失去了最初的风光。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经常会,没有耐心看完一篇长文,闲暇的时候,视频号和小红书之类的快餐更能让眼睛过瘾。
是时代的进步,还是人心的浮躁? 或者外界的诱惑太多应接不暇。
大家都忙,忙到不能静心,等待自己的灵魂脚步追上来。
但我还是动心。
文字于我而言,是温暖的是治愈的,所以我每天都在写,哪怕无人在看,也不能让我停下来,我实实在在地在“写出我心”,可能会有部分让观者不适,但总算到了可以任性写作的年纪,别人的看法还能左右我吗,我,只对自己的心负责,只想在一天天对自己的生活体察中,认真过好每一个当下的时刻。
那么如此,我只要写好日记就可以交代了,为什么还要去开吃力不讨好的公众号?而且是在这样一个被很多人嫌弃的领域,考虑到会有亲友关注,还不能涉及到一些个人私隐。。。不在乎点击率,会有很大的写作自由,但也意味着写了没人看,那不就是换了一个形式的现在吗?只是让自己开心的话,又有什么必要再去开辟一个新战场呢。毕竟,从前人们,是通过流量来积累人气,从而达到某方面的营销目的,如果你没有此等需要,为什么要这样做?换句话说,你想从中,获得什么呢。
嗯,是的,我不想只待在自己的舒适区。
尝试着走出去,保持好奇,接触更多的可能性,不是自己一直向往的生活状态吗。
那不如畅想一下,如果有,会做些什么内容呢。
个人才艺的展示?并没多大才艺呵,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是吗;写自己生活的碎碎念,你非名人,有谁会在意你的小日子——自己会,但在这里写不就行了吗,亲友可能会,但朋友圈不是就够了吗?
把它和自己余生的“事业”联系起来如何?
比如和成立女子悦读会相关的内容,确定读书的方向和讨论的角度,吸引同频的人加速集合?和自驾亲历游新疆的角角落落相关的即时图文,微博可以发,但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文字内容,也会给后来者以参考?一个一个城市去看博看展,然后形成相关的吃住游内容?甚至是家居相关的生活内容,这么多年居家的收纳经验,不显摆一下真是可惜了?其他的,还有养猫的快乐与悲伤,读书写作画画摄影音乐等爱好的心流时刻。。。好象都值得书写分享。
想法很多,不落实就全是空的。
更广阔的天地,才会带来笔下更鲜活的世界,想着如何去做公众号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今后生活的一个大的策划,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人生下半场的生活,如何才能更加地精彩。
要么不做,要么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佳,是我一贯的执着。
所以,到底,要不要去学习去开始呢?
我再想想。
但还是要感谢这一思考的过程,
还没去做呢,已经带给我巨大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