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人们都说“百善孝为先”,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懂得做人的人,不仅仅要懂得好好学习、诚实守信,还要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所以,人们常说,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有一次,我在《情感传奇》这个节目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在他出生时,因施工事故死了。母亲因不堪家庭重负,离家出走了,他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生活了7年。因为爷爷是个文盲,不识字,为了生活将自己种的菜挑出去卖。经常是天不亮,他就得走几十公里的山路,进城卖菜。爷爷虽然不识字,但为人却忠厚老实,不管是顾客,还是村里的人,他都真诚对待,别人有事相求,他都尽力帮忙,所以,他人缘很好,大家也爱到他那买菜。他们爷孙俩平时省吃俭用,赚的钱也仅能供男孩读书的。孩子很争气,知道自己的学习来之不易,学习成绩一向年级第一。同时这个年仅7岁的孩子,还懂得帮爷爷干活,每天爷爷起床后,他也早早起来,帮爷爷拖地、洗衣服,然后再去学校上课;晚上回来,他会先煮好饭菜等爷爷回来吃,吃完饭他就洗碗,还时常去打猪草来喂猪。
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虽然他只有7岁,他却能够有那么成熟、懂事的思想。“孝”并不是说必须要挣大钱给父母花,而是要让他们懂得,父母辛辛苦苦将自己养大,不能让他们失望,并懂得回报。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此刻的人以为养活父母就是孝顺了;而人们也养有狗和马这些牲畜,如果对父母没有心存敬意的话,那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的确有这样的人,特别当今社会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养育了她,可是他们不但不懂得回报,还认为父母养她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到了成年都没有帮父母做过一件家务,反而还是“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甚至成家后宁可养小猫小狗,对父母却不管不问,这种人即使你成就再高,学问再多,对社会对家庭又有什么益处呢。
孝敬孝敬,既要孝,也要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