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的时候,接触到《扫除力》这本书,反观我的生活,我周围的环境,我这么多年,这么多年的苦苦挣扎,却始终败在了一个字,“懒”。
从那时开始,慢慢地去体悟周围的环境与自己的关系。环境,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日学的衣食住行的。一开始,我住的是五楼的中间房子,房子又黑又凉,隔壁的人经常在门口放一些杂物的,我的房间也是乱得很,居住环境不怎么好。“破窗理论”是一扇窗户遭到破坏,如果没有及时修补,其他好的窗户也会遭到破坏。换个角度想问题,如果房间里一个地方先是混乱的或特别脏的,如果不及时打理清除,那么,房间的其它地方也会慢慢地变得脏乱。
看了《扫除力》之后,我意识到我是要去做一些改变,大的改变是很痛苦的,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做出什么变革的行为,先从一些简单的做起,从五楼搬到了七楼的一房一厅的房间,光线好了很多,空气好了很多。《乌合之众》上提到了破窗效应的解决之道,如果打破窗户的人恰好是你爱的人的话,那是不是也要严惩?在清理东西的时候,最难清的就是自己曾经喜欢的东西,而那些东西要是很多的话,就容易造成房间混乱。一开始,什么都不舍得扔,后来,因为感情出问题了,两人分手了,一个狠心,把许多许多过去不舍得扔的东西扔了九成,房间感觉空间大了很多,那种感觉真的像是死过了一次。
2017年,继续实践一些《扫除力》的知识,上班的工作场所也被清理得干净许多,工资也涨了一些。手机经常被清理一空,公众号也没留几个,幸运地关注了“请辩”,看了那篇《你的成长太低效了》,认识到自己踩过的坑很多是认知层级不够造成的,就加入了“蚂蚁私塾”。
结语:幸运地加入到“蚂蚁私塾”,我把一周作业与私塾笔记结合起来写了,但愿不会太牵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