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课时孩子们总会担心地问:"了了老师,这周写不写作文?"我一直在思考为何刚刚才进入三年级的他们会如此恐惧作文?很多时候家长会找我诉苦:孩子不会写作文,学校的作文必须要我说一句他才写一句⋯⋯有时低年级的家长与我聊天时更会埋怨牢骚,自己的孩子作文写得不好,看看别人家孩子写的⋯⋯
我们的家长总喜欢拿作文书中的优秀作文来当标杆要求自己的孩子,于是孩子们出现了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反正我怎么写妈妈也会觉得我写得不好。或者因了懒惰思想出现了依赖心理,不愿思考,不愿动笔,必须家长说一句写一句,然后出现了一篇又一篇套路化的作文。
我在批改作文时,很多时候我不喜欢套路化的文章,有些时候当我发现学生写出自己真情实意哪怕语言不通顺,哪怕辞藻不华丽,我也会忍不住激动狂喜。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孩子们的一篇好作文是必须有灵魂的,这灵魂不是千篇一律容易上笔的素材,不是整篇的好词好句,不是范文式的模块⋯⋯这灵魂其实就是真实,真实的体验与真实的情感!我不喜欢一篇毫无诚意的作文,因为那是学生没有用心去看、用心去想,而是在背以往在作文选里读到过的美文,去拼凑去敷衍甚至是去讨好的一篇作文。
作为语文老师,我总会跟家长们建议与其逼孩子读优秀作文书,不如多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课堂上我经常告诉学生:写作,就是要忠实于自己,忠实于内心。哪怕你写的文章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一定会有力量一定会有温度。我希望孩子们能养成善于观察、思考,勇于表达的习惯,而更希望我们的家长不要用范文的标准要求孩子,一定要多鼓励多欣赏,去发现孩子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作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真诚的诉说,那都是"神的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