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我渡众生,众生渡我

我渡众生,众生渡我

作者: Ms_Luna | 来源:发表于2019-05-25 18:15 被阅读0次

    Time

    2019年5月23日-5月25日

                                                        摆渡人

    他拖腮抱膝坐在山坡上,神情专注,静候她的到来。起风了……潮湿的空气吹过他金色的发丝。钴蓝色的双眸闪着光~

    2019年的5月,通过学校的一个读书活动读到了这本书,有幸倾听迪伦和摆渡人崔斯坦的故事。可能是个人性格和思维的原因吧,之前很少读治愈系的书籍,偏爱“理性”,讽刺的作品。可《摆渡人》改变了我对经典的认识,谁说好书一定是沉重悲痛的呢?温情,坚持,回归人性最根本的爱,正是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为我的想象插上翅膀,给予我温暖的力量~

    死去的人还会有灵魂,有意识吗?还是像大多数人坚信的那样,人死了就会回归那无尽的虚无,毫无知觉? 如果灵魂犹存,真的会来到血红色的“荒原”完成超度吗?既然“荒原”上的一切(除了恶魔和恐怖的山谷)都是由灵魂的心境所决定,是不是和风靡一时的“我的世界”那个游戏很像?究竟生死的真相是什么?我在脑袋里填满问号,却……无从得知。

    【“荒原”是我们内心的映射,我们虽不能改变自然法则,但也许可以改变“荒原”上的“一草一木”】

    迪伦的“荒原”它真的是个荒原,崔斯坦带着她每天不是爬山,便是涉水,湿漉漉的芦苇和野草常常会把迪伦的牛仔裤打湿。借迪伦的眼,每天待阳光普照,推开安全屋的门,仿佛能够感受到她眼前那一望无垠的荒原~

    迪伦的“世界”里,没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也没有轻奢雅致的花园别墅,她的灵魂纯洁得像一张白纸,不受纷繁世界的沾染,所以“荒原”能够回归自然,那种最质朴的状态——荒原。崔斯坦初见迪伦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对自己的“到来”感到惋惜,一路上她没有像崔斯坦曾摆渡的成千上万的灵魂那样哭哭啼啼,反复唠叨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故事。迪伦的童年和处境影响了她的意识,从小父母离异使她对家的温馨只是有模糊的记忆和认识,在学校里遭遇的冷落和嘲笑使生性孤僻的她更是对人情冷暖嗤之以鼻,对周围的一切毫无眷恋之感,这也为迪伦全身心投入到崔斯坦的臂弯埋下伏笔。

    不禁思绪乱飞,想象了一下自己的“荒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此处留下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那是高二的时候在校车上构想的小世界~)

    “荒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映射,我们虽不能阻挡“恶魔”的存在,改变昼夜更替的游戏法则,但却可以改变“荒原”的色调,决定它的阴晴明暗。当灵魂悲伤愤怒的时候,苍穹便会乌云密布,随之而来的是恐怖的恶魔在头顶盘旋,随时准备发起猛烈的攻击,恐惧和阴郁助长了恶魔将其拖下“地狱”的勇气和机会。相反,当灵魂感到平静祥和的时候,“荒原”赠予他们碧空万里,“黑暗”便不敢靠近。书中的故事往往是现实世界的影子,面对未知和压迫,越是患得患失,恐惧脆弱,“黑暗”越是容易侵蚀心灵。在现实和规则面前,凡人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渺小苍白,我们需要锤炼的也许不是应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而是坚守本心,保持镇静的“源力”。这种源自内心的强大力量,自带万丈光芒,可以驱散“黑暗”在我们身心留下的阴霾。迪伦重返“荒原”,用“生命”作为筹码与恶魔肉搏,只为寻找心爱的崔斯坦。“源力”赐予她光芒,在这场赌注中得以存活下来。这光芒本应是每个灵魂的摆渡人,但此刻的迪伦打破了游戏规则,She made it! 做自己的摆渡人!

    【即使身处“炼狱”,磨难依然形影不离。跨越屏障,便是“天堂”】

    平日读书总是喜欢把书里的概念和现实模型一一对应,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做的连线题……我不知道这是所谓的思考,还是一种思维定式。我把血红色的“荒原”比作“炼狱”,或者说是人生在世所必须要经历的困苦磨难;把贪婪肮脏的“恶魔”比作人性和社会的黑暗面,亦或是纯洁灵魂的堕落;魔鬼居住的地下便是“地狱”,那是丑恶的滋生地,也是灵魂遭到玷污后的去向,纯洁被丑恶腐蚀,最终也变成了丑恶;然而“摆渡人”就要相对复杂一些,他也许是我们生命的守护人,保护我们不受魔鬼的伤害,也许是我们生命的匆匆过客,那些陪伴过我们,曾给予我们光芒和力量,但终将分离的路人……当然,大多数灵魂还是会在摆渡人的庇佑下顺利结束“荒原之旅”到达那个称之为“家”的地方——天堂,我们人生终点站,或者是满足现状,平稳安逸的生活状态。也许,生命本就是一场朝圣~

    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便聪明地设置了相互抗衡的黑与白,黑白生万物,有趣的是,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

    【迪伦也是崔斯坦的“摆渡人”,我渡众生,众生渡我】

    崔斯坦的宿命就是摆渡人,如果他们真的有生命可言,那便是从生到死都在“荒原”上兜兜转转,摆渡成千上万的灵魂,他们别无选择……摆渡人的性质倒是和教师很是相近,也许教师就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摆渡人”。每一届都是一次新的轮回,这些灵魂懵懂脆弱,只有在“摆渡人”的庇护下才能安全抵达边境,进入人生的新阶段。教师目送学生抵达彼岸,自己却回到原点,开始新一轮的摆渡。如果我的文章有幸被教师读到,那么请你们自豪地对自己说:我们不仅是辛勤的园丁,还是千千万万个灵魂的“摆渡人”~

    “人与人的互相遇见,其实是旅途上的互相填充”与朋友偶然的一句闲谈倒是给了我启发,迪伦也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啊! 崔斯坦进入了迪伦的世界,迪伦同时也进入了崔斯坦的世界,他们的“生命之弦”在此交错融合,迪伦的爱与坚持赋予了崔斯坦鲜活的躯体,将他从永恒的虚无中拯救出来,紧紧握住他的手,带着他重返“荒原”的另一侧——人间。

    【关于故事的一点畅想】

    “荒原”的另一端出现了一个神奇的人物,萨利。有人说他是上帝的化身,然而我猜想他也是自然法则下的使者——超度人,迎接摆渡成功的灵魂,引领他们回到永恒的“家”(仅为个人猜想)。

    《摆渡人》的作者擅用描写,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在我的脑海里勾勒了“荒原”的轮廓和迪伦,崔斯坦的模样。作为读者,以“上帝视角”注视着他们的相遇与别离,体会着他们每一次相拥,热吻时的心跳。

        迪伦卧在担架上,在隧道的出口看到了一个十七的少年,少年看到迪伦,钴蓝色的眼里闪着光,微笑着走过来,紧握着迪伦的手,再也不愿放开……我希望当迪伦重返“荒原”的时候,她并不孤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渡众生,众生渡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t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