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中国家族里很常见的建筑,像我所待的东莞石排镇,当地人每个村都有一个祠堂。而且一般来讲,祠堂做得都比较高大和精美,用料也比较讲究。如果家族里有人获得了什么荣誉之类的,也会摆放在祠堂,用以激励同族的人发奋努力。
那么祠堂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几千年的文化中,祠堂所占的份量这么重呢?
今天听《逻辑思维》里林楚方讲安徽西递的胡氏宗祠,我才明白,原来中国的祠堂作用这么大。
美国人很骄傲自己国家有一部成功的宪法,那是人类世界的第一部成文宪法,200多年了,一直沿用到今天,而且基本保持了稳定。
但是,我们中国的宗祠文化,其实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算起来,从周朝开始,就已经出现了。
孔子老先生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恢复礼制,而这个礼制,就是周礼。
周天子礼制中,包含了三大制度,一是嫡长子继承制,二是分封制,第三就是家族的祭祀。
为什么要进行祭祀呢?因为前两种制度,都是中国特别的以强血缘作为维系家族关系的纽带。但虽着家族成员越来越多,这种强血缘一定会慢慢会变弱。为了不让后辈忘了这种血脉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祭祀。
所以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每逢重大节日,或婚丧嫁娶,家族所有人都要到祠堂进行祭拜或举行仪式。这种情况,在皇室或帝王那里特别明显。
而祠堂,正是举行这些活动的重要场所。
除了祠堂,名字里包含辈分,以及建族谱或家谱,也是对这种弱血缘关系地一种强化。让同宗同族的人,即使分隔千万里,住在不同的地方,也能很快建立起血脉上的联系,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何许人,从那一支分过来的,甚至中间的变迁等等都能搞清楚。
这是中国特有的宗族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