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喜欢看课外书的人,也是一个比较上进的人。上进的人,很痛苦!
高二看的第一本励志书《人性的弱点》,让我了解到了人类的潜力通过规律的限定,是可以放大好几倍的。大学读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让我思考大学的意义在哪。看《王阳明全集》,了解“知行合一”的概念。当然也基本看完了古龙金庸的武侠作品,以及路遥《平凡的世界》这一部神作。
参加工作后,看了《小强升职记》学习了时间管理。看了《自控力》学习掌握控制自己的方法。看了《穷爸爸富爸爸》提升自己的财商。看了《跃迁》、《拆掉思维里的墙》来转换思路。这一类属于职场工具书,方法都很管用,但是却难以坚持(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用一句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而这句话的答案,就在下面这张图片里(出自电影《中国合伙人》)。
没有人可以给我们一个现成的答案,那些都是别人成功的果实,其实跟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老老实实当个吃瓜群众就好了。唯有我们自己得来的答案,对其迷惘过,对其付出过自身心血,内心对其绝对地信任,改变自己,改变身边的人,最后通过成功,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答案。
哦?通过改变自己,通过自己努力寻求得到了答案,就没有痛苦?NO!你想得太简单了!让我告诉你现实!
读高三的时候,我信大家的话,平均每天只睡5小时,疯狂努力学习,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考上了一所好大学,我就能够没有痛苦。现实是:到了四川大学,我空虚得不知道怎么办,只拿打游戏、看课外书来勉强填塞浩浩荡荡的时间;我看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却一直都找不到答案,我用“知行合一”的理念,每天坚持跑步、俯卧撑、引体向上让自己身体强壮,却最终没有坚持下来。那时候的想法:只要毕业了,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能没有大学空虚的痛苦!;后来我毕业了,去了几个知名创业公司,刚开始觉得新鲜,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但随着工作时间越长,发休息时间少,体力压力大,赚的钱不多,还很枯燥,我想等我升职加薪后,就能解决这些痛苦!后面我真的升职了,但公司却吊了我半年,最终我选择了辞职。
辞职的前两个月,我一直在看的一本书是《穷爸爸富爸爸》,而且我也执行了里面的一个观点:工作没法解决财务自由的问题,创业能(不是原画,本人概括的)!当时主要考虑到25岁需要思考买房、买车、结婚、养小孩的事情了,因为我绝对不允许自己二十七八岁再去想这些问题,做事要未雨绸缪,尤其是人生大事,这一点不解释。尽管房子的问题已经解决大半,但是装修、买车、结婚的花费还是需要自己想办法,在“工作一定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创业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之间,我毅然选择了后者。换一句话说,当时我认为:只要赚了钱,就能够解决目前的困境,就能够没有痛苦!有钱了怎么可能还有痛苦!
刚开始创业时,满腔热血,每天只睡4小时。工作久了,发现:时间完全被碎片化,生活极不规律;看书、锻炼的习惯,全都被粉碎;明明知道自己赚钱了,却看不到一分现钱;我几乎成了一个只能够赚钱的机器!说实话,这种感觉很痛苦!旁人理解不来的。马杰克那句“悔创阿里”不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3段话,只想说明一个我个人很推崇的道理:梦想是美好的,实现了梦想却并不一定美好,反而很有可能是痛苦。
然后我们再根据《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面开门见山的手法,直面来分析痛苦这个东西。痛苦是一种主观感受,不能通过改变客观事实来改变,只能通过改变主观印象来改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绝大多数人被刀子割手是很痛苦的,但是对自虐狂来说,刀子割手是很爽的。
最后我再给大家说一个比时间、比金钱还要重要的一个东西,平时又总被大家忽略的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没有痛苦的秘密。罗贯中老大爷也是靠利用这个东西给关羽留下了“刮骨疗毒”的家喻户晓的牛皮。它就是注!意!力!全球最大的广告客户宝洁,打那么多广告就是获取你的注意力,让你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今日头条那么多文章,就是获取你的注意力,让你把时间花在上面!关羽刮骨疗毒靠的就是下棋分散注意力!
注意力在我看来,属于认知范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点,注意力也各不相同。还会涉及到格局的问题。笔者也只是刚刚才想出这个概念,尚未想清楚,说明白。需要一段时间作后期分析,欲知后事如何,还听下回分解。
ps:感谢点赞和关注,乃至打赏的朋友们。你们的认可是我写作的动力,万分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