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
相信你没学过吧?我到现在还没学,尽管我一向都是心向往之。
睿智如魏智渊老师,竟突发奇想,要学健美操!!
他说想做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却能让身体和精神得以丰富的事情。
这句话可真是打动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家都应该选择学一两样一直心心念念或者想都不敢想的才艺来调节我们的身体和头脑,学会让自己沉潜其中。
执行力强、善于反思和复盘的魏智渊老师就从学健美操中悟到了不少,姑且鹦鹉学舌记录下来。
健美操对于我们这样一些身体协调能力特别差的人来说,是一个特别浩大的难以完成的问题(工作)。
反正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别说健美操了,就是常见的舞步,我也跳不灵活。
但一切学习的最小单位都是有意义的结构,千变万化的知识只是无穷的组合而已。
若能在最小的结构上实现自动化或默会,那有关步伐之类(或者是套路)经过刻意练习,应该就能达到手与脚的协调搭配,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魏智渊老师就是在这种学习的痛苦和折磨(很多时候,主观上想着手脚能完美配合,踏出去的脚步却总是凌乱)中想到,如果自己作为一个健美操的初学者,在教练面前屡屡出错,而心生挫败感,那么换位思考一下,学生或者孩子在我们面前是不是也是如此?是不是也是另类版本的健美操学习小白呢?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学习健美操(或者别的才艺),赶不上大部队的节奏时,希望教练能等一等,能开个小灶。
反诸求己呢?
在孩子们面前,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接纳,是帮助,而非指责,或动辄要求他与优等生做比较,之后就是花式嫌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61468858dd745072.jpg)
有情怀的魏智渊老师推而广之,想到了学困生。
对学困生,怎样才能平等的理解他们呢?
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抽丝破茧之后才发现,没有理解或者默会对应的学习结构(学习小单元),恐怕才是阻挡孩子们学习之路畅通无阻的主要原因。
如此想明白了,才悚然一惊:对待学困生,我们大多时候过于简单粗暴了。
若是抱有“想做的事必须做成,要做成就要不惜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的理念,那么健美操没有学不会的。
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然而实际情况是,多数情况下学习落后的学生会花更少的时间在学习上,而花更多的时间在游戏、电视、网络以及无所事事上(学习上尝不到甜头,别的可以暂时忘却烦恼)。
学习好的孩子则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这才是优势区,能刷到更多成就感)。
表面看来,这似乎不合科学,不合逻辑,但却生动地吻和人性——讲道理容易激发内疚,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们见过几个孩子,因为讲了一通道理之后就洗心革面重做人?就凤凰涅槃变学霸?
那是理想状态下,那是个小概率事件。
学健美操也好,学文化知识也罢,要想学习高效,需要追求高品质。
高品质的学习需要有一种内在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会弥漫到生活的全部过程中,让日常生活也变得加速度起来。
需要从内心深处生发出“我要……”而非“要我……”。
生命唯有深刻聚焦,才能在有意义的事物上达到拥有的深度,而幸福和成就最深的奥秘都与纯粹和深邃相连。
撇开我们自己的学习,推而广之到孩子们身上,对于孩子们而言,越早发现他们的热爱和梦想的区间,对孩子们的成长越有益,越能尝试着练习将精力聚焦在高价值的区域。
做必极致,否则放弃。
这8个字极有杀伤力。
魏智渊老师正是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低估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为只要刻苦练习几次就能突破瓶颈期,逐渐进入自由之境。
实际情况却是过于乐观。
正是这次难得的经历,让他明白,在不擅长的领域逃避是人的惯性。
可是这次经历更让他明白,如果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那么会错失许多风景。
这就是高手超越我们的地方。
很喜欢这一章节的最后魏智渊老师留下的一句话:
富贵非吾愿,愿以余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做一些无意义的事,进而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是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做不到有钱、有势,那就努力做到有趣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3dbd469e09994d9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