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

《山中的糖果》读后感

作者: 夏虫可羽冰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6:11 被阅读330次
                                           

    (一)

    之所以寻这本书来读,是因为在某本阅读笔记中介绍该书作者的籍贯时,赫然四字正是我的家乡小城。

    我的家乡是长江边一个十分普通的小县城。逆江而上去汉口,需要13个小时。顺流而下去上海,需要三天三夜。江对岸是巍巍群山,隶属于江西瑞昌,同样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

    在我的阅读记忆中,很少有关于家乡的文字。偶尔遇到,便会格外兴奋。比如《打工女孩》中作者提到她跟着一个东莞打工妹回家过年,就是回我的家乡小城,顿时我就来劲儿了,将那几篇描述一读再读。再比如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时,读到一篇旨在证明刘邓大军守纪律不扰民的文字,提到家乡小城地处平原,相对富裕,我亦兴奋不已,常挂在嘴边。

    于是,当看到有这样一本来自家乡的作者描写自己的亲人和生活的书,我马上列入待阅书单,满怀期待。

    翻开书,没有让我失望,作者的文字质朴流畅,不端不装,就这么淡淡地讲述着,却轻易将我带到家乡的场域,脑海里的背景音都是家乡方言。

    我的家乡并不美好,陋习颇多。比如家庭暴力,丈夫打妻子被很多家庭视作理所当然;比如重男轻女,一辈子一定要有个儿子;比如互相攀比,仿佛这一生只为了面子而活……

    这些一句话可以说完的观念,被作者细细地写进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里,慢慢铺陈,让我们看到这些陈规陋习是如何影响甚至毁掉人生。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姐姐们》,讲述了3个堂姐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生的性格和后天被如何对待,决定了这些女孩们的人生。其中,三姐的故事最令我动容。

    三姐出生时,因为是女孩,差一点儿被连夜送走,幸得大姐哭着护住,得以留在父母身边,却一直被看作是多余的,经常被打骂,只有大姐护着她照顾她。三姐在作文中写道:“我对大姐来说不是一块可以任意丢弃的抹布,她让我在无穷无尽的黑暗中看到生命的微光,在淡薄如冬的家族中得到了稀缺的温暖。”

    能写出如此动人句子的三姐,曾考过全校第一的三姐,却因为是女孩,初中没读完就被迫辍学,怎么求父母都没用,因为要挣钱供两个弟弟读书。辍学后的三姐去理发店当小工,学理发,一有空就拿本书看,被旁人指指点点也不管不顾。最后,嫁给了理发店的老板,开了间夫妻理发店。

    也是这样的三姐,生了三个女儿,还要继续生,因为“乡下没个孙儿,头都抬不起来”。

    这些令我泪湿眼眶的描述,不止此一处。《山中的糖果》这篇中,母亲对四五岁的小女孩金兰说:“以后可不能再淘气啦,妈妈要生小弟弟,你就是个老米壳,没得人爱咯。”嗯,我四五岁时,小弟出生前,楼上楼下的邻居见了我也是说:“马上弟弟来了,你就老米跌了价,没人爱了!”

    我的父母,为我过滤了很多原本会影响我的陋习,虽然偶尔也会为小城重男轻女的氛围愤愤不平,我却能一路安然求学,两耳不闻窗外事,凭借高考彻底离开了那座小城。

    而作者的那些姐姐妹妹们呢,从小就忙忙碌碌的,帮她们的妈妈们洗衣服,带弟弟,去田里拔草,去河边捡柴火。她们都没有完整读完过书,稍微大一点都出外打工挣钱,每个月源源不断把钱寄回家,让父母在老家盖起了新楼房,给弟弟攒了读书娶媳妇的钱,然后她们该出嫁了,为人母,为这无穷无尽的生活延续新一轮的操劳。而且,一定要有至少一个儿子。

    当城市中的女性地位越来越高,乡村却似乎停滞不前。读着这些乡村女孩的故事,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不由得独自庆幸——只差一点点,我也会是那样的命运。

    (二)

    如果要问生活在家乡小城的人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想他们大概会回答:比别人过得强一些。

    从小,我就生活在这种攀比的环境中。比职位高低,比赚钱多少,比房子大小,比衣服鞋子。自己比不过,就拿孩子来比,比谁家孩子成绩好,谁家孩子工作好……

    我有个发小,曾经在博客里这样写:从小到大,我不止一次想炸掉这个城市!一群怪胎生活的地方!他们每天都在比来比去!比谁的子女考试分数高,比谁的儿女挣的钱多,而他们自己,都是一群把自己的虚荣建筑在别人身上的可怜虫。我真的很讨厌这个地方啊。。。

    在这本书中,虽未单独开辟一篇来描述这种攀比氛围,但几乎每一篇都能感受到。尤其是二婶和母亲间的微妙关系,很多次被提及。

    二婶连生了3个女儿,在此期间,母亲接连生了2个儿子。于是二婶经常被二父打,在家里也没地位。母亲却因为2个儿子的加持而被善待,二婶因此羡慕嫉妒,直到后来自己也生了2个儿子,才稍微气平。后来二婶家盖了三层楼的新房子,父亲说:“你看你二婶盖了个屋,天天在我面前做鬼作怪的,傲得要不得!俺要争这口气,盖个大屋,看她敢不敢哼一句。我两个儿子哪里差于你两个儿的?”

    于是,为了争这口气,作者的父亲负债累累,也盖了三层楼高的新房,哪怕两个儿子根本不会回来住。看作者平铺直述地列举那些债务,计划着来年再攒些钱寄回来准备装修,我有些心酸。有多少这样的农村青年,负担不起大城市的房价,却又回不来故乡,就这样漂着。漂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不仅是躯体,还有灵魂。

    我已不记得自己从何时开始,恍然醒悟,真正的幸福感并非源自与别人的对比。以“别人”为坐标轴的原点,整个坐标系都没有意义。因为“别人”总是在变化,而且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源自“比别人强”的幸福感,最容易消失和破灭。

    如果,家乡小城的人们,也能这样想,生活中的烦恼,会少很多吧。

    (三)

    虽然我和作者来自同一个小城,但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小城的城乡差异巨大。乡村于我,是清明扫墓时的一日游,是儿时暑假的半月游。上高中后,我的同学中,才有来自农村的孩子,他们大多皮肤黝黑,不苟言笑,匆匆往来于宿舍和教室之间,与我们泾渭分明。

    而除了语文之外,其他成绩并不好的作者,考不上我就读的高中。从书中,可以看出,他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考了一所普通的大学,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也不容易。“生活困顿,到处奔波,没有学历,不被承认”。

    幸好,他还有文学,还有梦想。这梦想是他的明灯,于现实的生活中指引着他,让他找到方向,生活的方向,生命的意义。于是,即便没房没车没老婆没孩子,在世俗眼光看来毫无成功之处的他,已经出版了几本书,拥有一批喜欢读他文字的读者,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他是富足的。

    寻到他的公众号,两三天一篇的更新频率,他一直在练习,在阅读,在思考。天赋和爱好之外,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努力。

    这是最好的时代,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机会,不存在“怀才不遇”。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泥沙俱下,踏实和专注越来越稀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要选择怎样的生活呢?

    愿我们都有一个梦,在这个梦中不会醒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中的糖果》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ca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