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看我不是药神, 主要原因是王传君,看下来之后让我有种看了另一部熔炉的感觉。就像室友说的,可能这是少有的几部抨击社会现实,演技爆棚又没有被广电禁播电的电影,所以在上映后获得颇高的口碑和赞誉。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同等地让人敬畏和爱戴,即使甚至叫不出超过五个人的名字。
单从电影本身的场景和制作来看,并不算得是十分华丽出彩。几十平米小屋里的锅盆碗盏,熙攘医院门口的愁眉苦脸,还有主演走家串巷推销药品被坚定拒绝时的无可奈何,资本家盛气凌人的惯常姿态。但是简简单单几个场景就足以将现代生活的冲突和矛头呈现至恰到好处,不言自明的状态。
电影是我碰巧在看完司法考试刑法篇后看的,一开始,我的关注点一直集中于每个人的言行所触碰的法律底线—一走私,扰乱社会秩序,贩卖假药…每一个行为都如此冒犯而危险。我尝试以一种理性和冷静的视角劝说自己——本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可是越往下看,越觉得社会的弊病和制度的漏洞以及它们与人之生存所发生的必然联系是不可全然割裂也是没办法彻底治愈和填补的。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然而法律作为一种机械的技术标尺不可避免地具有片面性,它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对底线之下的东西进行全面无遗漏的评价。
记得警局领导说过一句“法大于情的事情我们还见得少吗,作为执法者,我们就应该站在法律这一边。”当时看到这里对他肃然起敬。和曹斌的处事方式不同,他选择的是直面自己的岗位之需,而不是选择拒绝和逃离,这或许就是成熟在善良的人群之中别具一格的闪光之处吧,有道德判断,可仍然具备对秩序、规则之遵守的思量。从这个角度看来,法律是不应当受到责备的,它的偏颇或严明实际受到现代文明或野蛮的双重支配。
所以比起没有法律规制的混乱和随意,对现行有效规则的遵循或许对守法公民更为有利。宏伟制度之所以具有持久生命力,是因为拥有一大片不可撼动的民众根基,始于执行。
可这样一来,一种仅体现一小部分人意志的制度便叫人寒心,比起挽救生命和为正义发声,一项政策仿佛在鼓吹强权和打压民众的时候显得更加有效和坚决。所幸现在不再是无人发声的一片死寂。至少电影里教堂老者,酒吧舞女,年轻的父亲还有混迹少年,让主角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甚至是印度走私贩的土豪大亨角色及无良假药贩子张长林都让人敬重和感激。
影片前半段主要是以个人在平凡生活中的角色扮演为人物形象刻画的着力点的,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们免不了疾病,付不起医药费,有着为人父母的忧虑和责任感,也同样为贫穷而愁苦,害怕牢狱和死亡。所以程勇因为一开始的放弃受责备和怨恨的场景让人细思极恐。
救死扶伤的职责落在一个普通百姓身上,这个小老百姓还会因为朋友的离世和无数病人的目光逼视而苛责自己,之后为了道义又不得不走上触犯法律的道路。看到在下雨的夜晚四人前后离开饭店的场景,觉得有点心酸。程勇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退出而对国家和社会带来任何的利益减损,只是在主动帮扶他人这件事上,他选择了消极等待,是一种出于对他人和制度本能的善意期待。
当他探望死去的白血病友走出房间时,出现在镜头面前的一双双冰冷绝望的眼睛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不幸的事情往往谴责有良知的人,使他们因为自己优于别人的富足而感到内疚和自责,却难以阻止暴虐和罪恶大行其道。
仿佛人类社会构建就是这样,我们常常因为无力撼动强大的制度,所以转而对挺身而出的人赋予了更多的道德义务,从而使这样一类人从一开始就惧怕遭受道德绑架,收拢双翼小心翼翼地不愿意暴露在敏感而脆弱无力的百姓面前。
可善良始终不乏将之托举抬高的一双双手,即使在最羸弱质朴的人眼中,也有有关利弊,有关善恶的价值权衡。影片中老妪对曹警官的乞求是平常而无力的,同时暗示着既定的法律已经没法完满契合道德的最低评判标准了,它的缺憾,使得本最该受到保护的弱者变相被资本家和优胜者碾压和支配。
所以主角们的奋起反抗已经不单单停留于金钱和暴力的压制,而是一直在强化一种信念——“哪怕只有一丁点的希望,也会选择相信值得他牺牲所有的未来。”为了生活铤而走险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希特勒,一类是曼德拉。而他们的有着相同的宿命,那就是免不了经受皮肉之痛,牢狱之灾。
为什么单纯的向善和单纯的作恶有着相似的命运,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渐渐有了粗浅的领悟,大概是由于生活的本质在于追求正反两方的微妙平衡。制度把滥行框在有限的范围内,再匹配部分人的优势力量是为了实现此目的,双方斡旋稍有偏差就会出现一个阵痛期,引发死伤和悲悯,然后在不断修正和内省之后走上更高的阶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