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倾转旋翼物流无人机主要技术可分解为:
1.倾转技术(自研):达成垂直起飞和高速巡航
2.智能飞行技术:达成自主规划航线,自主返回
3.视觉及避障技术:空中及降落时,能够对环境、人、物等障碍物有更智能处理。
4.投递系统:自主精准降落到目的地并完成卸货返回
5.空中管理和集群技术:内部无人机的通信,以及内外无人机的通信,无人机和平台的通信
6.物流管理平台:物流系统、无人机配送系统的衔接管理
7.意外处理和高安全冗余技术
2.智能飞行技术
http://36kr.com/p/5105632.html
3.视觉及避障技术(太多了难以摘抄或信息丢失,直接看链接)
已经做出成绩的相关报道:
http://36kr.com/p/5062312.html
http://www.irisonboard.com/
http://percepto.co/
http://www.qudong.com/article/390541.shtml
http://36kr.com/p/5044139.html
http://36kr.com/p/219671.html
http://36kr.com/p/533677.html
http://36kr.com/p/5057156.html
http://36kr.com/p/5054054.html
http://36kr.com/p/5054940.html
http://36kr.com/p/5045943.html
https://www.skydio.com/
https://36kr.com/p/5047136.html
http://36kr.com/p/532728.html
相关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进展:
http://36kr.com/p/5047655.html?from=related
http://36kr.com/p/5046952.html?from=related
http://36kr.com/p/5042387.html
http://36kr.com/p/5043053.html
http://36kr.com/p/5045759.html
http://36kr.com/p/5041032.html
http://36kr.com/p/5056489.html
5.空中管理和集群技术
http://36kr.com/p/5056143.html
http://36kr.com/p/5045664.html
行业产业链统计:
https://36kr.com/p/5061359.html
进行前车碰撞的判断主要可以借助几种硬件:一种是采用摄像头(包括单目和双目),摄像头会借助光学感知+算法得出与前车的距离,一种便是采用LiDAR激光雷达。
Velodyne此次在CES上借助福特无人驾驶汽车展出的32线雷达,体积像冰球一样小,同样Quanergy展出的8线雷达则是固态雷达,内部无转动装置,只能探测前方。我们上面说到未来将不再会过分依赖车身硬件,单向雷达先期可以通过数量补足,后期则会过渡到高精度地图、V2X、乃至算法补足等。
目前镭神智能的中远距离脉冲测距激光雷达系统测量距离为200米,可以用于汽车防撞、无人机自主导航避障、无人驾驶汽车等。
具体参数方面,这款雷达可以进行360全方位扫描(非固态),扫描半径为100米,测量精度0.3米,扫描频率为10-20Hz,每秒最高可测量2000点,同时,胡小波告诉我,由于这种雷达是不断在人眼高度范围内进行横向发射,因此需要严格限制激光功率,以确保人眼安全。
胡小波告诉我,目前这款雷达是单线雷达(即只有1个激光探头),因此体积较小、成本较低,同时可以做到功耗较低的情况下延长使用寿命。可用于室内外环境。
除了适用于汽车的防撞激光雷达,镭神智能还提供激光成像雷达、无人驾驶激光防撞雷达、激光测距机、特种机器人、特种光纤激光器、特种光纤放大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以可用于机器人避障、AGV机器人、扫地机器人避障、科学研究等的激光雷达为例:
无人机是迅蚁的主力机型JETGO TR5,六旋翼设计,底部设有一体化货舱,载重5公斤,最大续航里程约20公里,内置GPS、高精度传感器、机器视觉模块,可实现自主航路规划和精确降落。
对于人类飞行员来说,识别障碍物并操纵快速飞行的飞机规避障碍物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无人机来说更是如此。无人机避障系统开发商 Iris Automation 通过技术分析,利用无人机实时拍摄的视频,希望能够为工业用途无人机带来“感知和避障”技术,以实现无人机真正自主飞行功能。
Iris Automation 并不是唯一一家开发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初创企业,无人机行业内 Iris 的竞争对手包括 Area 17、英特尔实感技术、Parrot 的 SLAMdunk 系统以及大疆的视觉传感导航系统。 http://36kr.com/p/5062312.html http://www.irisonboard.com/
有能力进入或倒塌或完好的建筑是一回事,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导航是另一回事。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希望通过“快速轻量自主飞行计”(FLA)开发出能够进入建筑物并能够自主导航的高速无人机。这项努力已经小有成效。今年6月份,DARPA报告称FLA研发的旋翼飞行器已能够实现在林地和仓库中避障前行,并在任务完成后自动返回出发地。
2016年1月的CES上,无人机显然在朝着智能化发展,越来越小型化和集成化,极翼似乎还没没有推出相关方案。
,
,都主打智能芯片带来的视觉处理能力,避障带来的安全性。但陈壮坚认为,避障的产品化还需要时间,谁能率先产品化,取决于谁的科发体系好,谁的产品化能力强 。极翼目前的工业无人机避障采用的是雷达,在技术布局上也已经在研发视觉算法,可以做到精准降落,消费级的产品暂还没有推出。
机群协同作战
下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拉塞尔等人所担忧的——是让一群机器人连接起来,为某个共同的目标展开高效合作。在MAST的支持下,宾夕法尼亚大学GRASP实验室找到了让无人机群协调飞行而不致相撞的方法。虽然效果看上去很不错,但其实现机理与现实中的鸟群飞行相去甚远,鸟群是依赖各自感官搜集信息并做出行动决策,而无人机则依赖地面传感器进行统一协调,以防止发生空中交通事故。
上述情况正在发生改变。8月份,MAST演示了三台机器(两台在地面,一台在空中)使用独立感应器探知环境和彼此位置,这为更大规模的机器人协作开辟了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