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叠嶂,因为历经风霜,人事沉浮,不外乎悲苦自渡。
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善恶是悬在心间的一杆秤,心念起时,便会打破那点平衡。
《论衡》有云:采善不喻其美,贬恶不溢其过。
红尘嚣嚣,无法经历同一片花海,也不能路过同一片沙漠。
昨日的对错善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人心之贵,贵在自知,经历过对错,才能分得清善恶,这是烙印在生命中的过往,回首间,纤尘毕现。
王明阳一生跌宕起伏。
从12岁立志成为圣贤,到36岁龙场悟道,他走过的路全都是他知行合一的蓝本。
经历过,挫败过,在官场浮沉挣中扎过,所有这一切,才是他开悟的源头,龙场风雨中的那道惊雷,不过是炉中的烈火,煅烧掉杂质,只留下精华。
天泉证道,王明阳留下道之根本,流传至今: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理人欲皆从心中来,万般修行只为良知。
古往今来,善恶的评判从来没有定论,只有切身经历过,才有资格发声。
有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凭空捏造所谓心念,肆意批判,良知,被踩在脚下,却浑然不知。
生活的滋味就是架在半空的葡萄,吃不到,永远不会知道其中蕴含的滋味,一味的猜测填补不了内心的缺失,失去的标准,就是已经失去入选这场评判的资格。
雨果曾说:良心是直线,生活却是漩涡,这漩涡在人头顶上造成了阴霾或者晴天。命运不玩弄逐渐变化的技术,它的车轮有时转的那样快,以至难以辨别一次的变化和另一次变化之间的间隔,明天和今天的联系。
既然命运如此不同,那只有经历过头顶的平静或风雨的人,才明白个中滋味。
就像薛定谔的猫,在打破箱子的前一刻,永远不知道会是什么模样。
既然无法触及,那就别去猜测,我们没有预言的能力,不去以己度人,就是我们对他人最大的善意。
不谈他人喜恶,是深层次的教养
甘瓜苦蒂,天下之物无全美。
对错是一体两面的孪生子,一面欢喜,一面悲泣。
没有一个好人能尽善尽美,也没有一个坏人能坏事做绝。
有一次,王阳明正在为弟子传授心学。
一个附近居住的老农找到他,想要和他做笔买卖。
原来老农最近家里缺钱,无奈之下只能卖地周转。
王阳明听说后当即拒绝:“君子应该成人之美,你是农夫,天地是你生存的根本,如果这个时候我买走你的地,那和强盗土匪有什么两样。”
随机,王阳明拿出钱财,借给老农度过难关。
老农千恩万谢的走了,学生们都为王阳明的壮举感到钦佩。
故事如果到此为止,那只是一个道德版的圣人慈悲,但故事还未结束。
几天后,王阳明带着学生游山玩水,看见在一处山坳处一块农田四面环山风景如画,面山背水,远远看去,犹如菩萨座下莲花。
于是他不经感叹:“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呀。”
弟子在一旁惊奇到:“老师喜欢?”
王阳明说:“怎会不喜欢,我心里的良知发自肺腑的亲近这块地,好像这应该属于我一般。”
弟子笑到:“这本来应该是您的,只是您舍弃了。”
原来这块地正是当初老农想要低价卖出的两天。
王阳明听后懊悔的叹息,可没等话音落下,他便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坐下,静坐良久。
弟子们惶惑,等他睁开眼后告诉大家:“刚才我的懊恼就是私欲,还好,被内心的良知格掉了。”
众弟子恍然。
王阳明的善,善在知其所求,知其不可求,而这善的由来,只是因为他有了恶的私欲。
善从恶中来,恶是善之使。
王阳明的“善”在中庸,在中和,在不偏不倚,而他的“恶”在私欲,在超出,在过犹不及。
一个人次那种坦荡,无牵无挂,才能真正无喜无悲,而一旦有了悲喜欲望,那他内心的善恶就开始发生改变,唯有学会用内心深处深藏的良知去克制欲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圣人。
这是智慧,也是格局。
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克制自己的唯有自己,你连别人经过过什么都无从得知,如何去指手画脚,用自己的善去圈定别人的恶,即便有人支持,那也不过是随波逐流的附和。
经营一片山水,独善其身,是安逸,是坦然。
人生,就是不断的修炼,炼去浮躁,方能通透。
为恶的可怕,不在于世人皆知,而在于心中忐忑;为善之可嘉,不在于世人的称赞,而在于自己的坦然。
我们曾经期望命运的波澜,最后才发现,最美的风景,只在身边;曾期盼路人的赞誉,到头来,才知道,所有的休戚,只与自己相关。
未经他人苦,不劝他人善。
愿你看到的,只有这世界的包容。
岁月拾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