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青灯(北岛)

青灯(北岛)

作者: duanhong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00:17 被阅读0次

    《青灯》
    <blockquote>
    故国残月
    沉入深潭中
    重如那些石头
    你把词语垒进历史
    让河道转弯
    <br />
    花开几度
    催动朝代盛衰
    乌鸦即鼓声
    帝王们如蚕吐丝
    为你织成长卷
    <br />
    美女如云
    护送内心航程
    青灯掀开梦的一角
    你顺手挽住火焰
    化作漫天大雪
    <br />
    把酒临风
    你和中国一起老去
    长廊贯穿春秋
    大门口的陌生人
    正砸响门环
    </blockquote>

    《我的日本朋友》
    <blockquote>
      据说很多年来AD都不肯原谅我,因为白洋淀那番谈话。可人生此一时彼一时,要说当年一个中国勾船的女人,怎么就配不上一个日本农民、店员和穷学生呢?即使不提门当户对,那也是两情相悦。
      二零零一年冬天,我回到阔别十三年的北京,见到AD和他家人。我们在一间川菜馆共进晚餐后,到他家小坐。要说他倒不怎么显老,只有鬓角花白。那天晚上他话很少,显得矜持。我两杯白酒下肚,晕乎乎,有点儿动情。我忽然想跟他一起去北海道,看看他生长的地方,追溯他的童年;忽然想穿过二十年岁月的重重迷雾,回到那个白洋淀的早晨。在芦苇随风起伏的岸边,也许我该说点儿别的,比如,“如果你是条船,漂泊就是你的命运,可别靠岸。”
    </blockquote>

    《听风楼记——怀念冯亦代伯伯》
    <blockquote>
    一个人首先要看他是怎么起步的,这几乎决定了他的一生。
    </blockquote>

    <blockquote>
      我想起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的诗句:“我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记忆有如迷宫,打开一道门就会出现另一道门。说实话,关于为《今天》命名的这一重要细节早让我忘掉了。有一天我在网上闲逛,偶然看到冯伯伯握烟斗的照片,触目惊心,让我联想到人生中的此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此刻,而这个此刻的门槛在不断移动。说到底,个人的此刻也许微不足道,但在某一点上,若与历史契机接通,就像短路一样闪出火花。我昨天去超市买菜,把车停好,脚落在地上,然后一步一步走动,突然想到二十七年前的这一幕:The Moment。是啊,我多想看清楚冯伯伯那沉在烟雾中的表情。
    </blockquote>

    <blockquote>
      回想八十年代,真可谓轰轰烈烈,就像灯火辉煌的列车在夜里一闪而过,给乘客留下的是若有所失的晕眩感,八十年代初,我成家了,搬离三不老大院,此后和冯伯伯的见面机会越来越少,却总是把他卷进各种旋涡中。大概正是那个夜晚的同谋关系,他没说过不,事后也从不抱怨。一九七九年十月的《新观察》,发表了冯伯伯为"星星画展事件"写的文章,慷慨陈词,伸张正义。在一九八九年早春的风雨飘摇中,我为要事赶到冯伯伯家。记得他表情严肃,非但没有拒绝我的请求,而且说:“做得好。”我骄傲地抬起头,与他对视。他点点头,笑了。
    </blockquote>

    <blockquote>
      我俯向床头,叫了声"冯伯伯。”他突然像孩子一样大哭起来,这下把我吓坏了,生怕再引起中风,慌忙退出他的视野。周围的人纷纷劝慰他,而他嚎哭不止,撕心裂肺。他从床单下露出来的赤脚,那么孤立无援。
      我们在病房总共呆了十分钟,就离开了。我知道这就是永别——今生今世。在门口,我最后回头望了他一眼,默默为他祈祷。
      冯伯伯曾对黄阿姨说过:“我想修改我的遗嘱,加上:我将笑着迎接黑的美。”如此诗意的遗嘱,其实恰好说明他是一个绝望的浪漫主义者。
    </blockquote>

    <blockquote>
      说实话,得知冯伯伯的死讯并未特别悲伤。他生活过,爱过,信仰过,失落过,写过,译过,干过几件大事。如此人生,足矣。我想起他那孤立无援的赤脚。它们是为了在大地上行走的,是通过行走来书写的,是通过书写来诉说的,是通过诉说来聆听的。是的,听大地风声。
      如果生死大限是可以跨越的话,我此刻又回到一九七六年十月的那个晚上。我怀着秘密,一个让我惊喜得快要爆炸的秘密,从家中出来,在黑暗中(楼里的灯泡都坏了)下楼梯,沿着红砖路和黑黝黝的楼影向前。那夜无风,月光明晃晃的。我走到尽头,拾阶而上,在黑暗中敲响听风楼的门。
    </blockquote>

    《芥末》

    <blockquote>
    "一个被国家辞退的人
    穿过昏热的午睡
    来到海滩,潜入水底。”
    他突然背起我的诗,叹了口气,说,“我十五岁以前没穿过线裤,我怕谁?”
    </blockquote>

    《与死亡干杯》
    <blockquote>
      一九九七年春他到美国来玩住我家。他一到就开箱取礼物,七八本俗艳的《花花公子》杂志滑出来,他连忙收好,说是在机场捡的。我不知道《花花公子》的读者对象,但对一个东欧的中国移民来说多少有点儿残酷意味——浮华世界的镜像永远是颠倒的。
    </blockquote>

    <blockquote>
      在创刊时,刘羽和《今天》的关系若即若离。他常来参加编辑会议,但似乎只是个旁听者。在《今天》第一期后出现分裂的会上,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直到深夜。何去何从,既涉及到《今天》的生死存亡,也涉及到每个人的命运。就在这关口,一直默默坐在角落的刘羽起身说:“我明天还得上班,先走一步了。”这一步,使他从《今天》永远跨了出去。我后来愤然指责他,指责他软弱。其实我有什么权利这样说呢?我从未坐过牢,没有经历过他在铁窗后险些病死的体验。在政治高压下,谁也没有道德优势。可话又说回来了,在生死之间,爱恨之间,成败之间,荣辱毁誉之间,差的往往就是这一步。人生如此,命运如此。
    </blockquote>

    <blockquote>
      花间一壶酒,我与他对饮。死亡并不可怕,我只是打心眼里为他含冤叫屈:该挥霍青春年华时,他进了大狱;该用写作抵抗黑暗时,他闲荡过去;该与朋友干番事业时,他先撒了;该为时代推波助澜时,他忙着挣小钱;该安家过小日子时,他去国外打工;该退休享清福时,他把命都搭进去了。好像他的一生,只是为了证明这世道的荒谬。这是个人与历史的误会,还是性格与命运的博弈?我不知道。死去方知万事休,刘羽,先干了这一杯。
      我想起一九七五年我们同游五台山那一幕。那时我们还年轻。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我们来到山崖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我们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其实啥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以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blockquote>

    《艾基在柏罗依特》

    <blockquote>
      好像他们匆匆赶到美国,就是为了医治怀乡病。看来这个世界上显然是差异先于认同,而认同往往是对差异的矫饰而已。
    </blockquote>

    <blockquote>
      我永远记得那天我们在柏罗依特,在回市中心的路上,艾基让车停下,走进一片玉米地。我忘不了他张望田野的样子。我们当时都坐在车里。他微笑着回来,手里握着几片玉米叶。
    </blockquote>

    《远行——献给蔡其矫》

    <blockquote>
      满天星斗连成一片,璀璨迷离。看来总得有最后一次,否则人生更轻更贱。我们都走在这路上,谁都没有免于死亡的特权。也许重要的是,你与谁相识相伴相行,与谁分享生命苦乐,与谁共有某些重要的时刻,包括最后一次。
    </blockquote>

    <blockquote>
      骑车回家的路上,街有异动——中国人的嗅觉比狗还灵。拐进某大院(据他回忆是海军大院),得到的消息难以置信。我们张着大嘴在夜色中前进,经王府井,终于得到证实。街上有人在吆喝:“卖螃蟹喽,三公一母!”他甩出一张"大团结。”不等找钱,拎起螃蟹飞身上车说:“到我家喝酒吃螃蟹去。”
      那夜,我们喝黄酒吃螃蟹论天下事。我只记得他满脸通红,眼神有点儿疯狂,恐怕也折射了我的疯狂。对,我们就是荒原狼,在长夜将尽时朝天嗥叫。
      我自选了二十多首诗,抄在十六开蓝色笔记本上,赠给蔡其矫。在扉页我写下题诗
    <blockquote>
    在长风不安的歌声中,
    请免去这最后的祝福。
    白色的道路上,
    只有翅膀和天空。
    </blockquote>
    </blockquote>

    <blockquote>
      我常在琢磨个人和时代的关系。一个华侨富商之子投身革命,往往是想通过救亡,通过对社会不公正的集体反抗以实现个人理想——个人与革命之间不免有互相需求与误解的成分。应该看到,在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苦难历程中,这场基木上是农民造反运动的革命、有着必然的合理性的同时,也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它混合着各种动机诉求与欲,如同没有河床的洪流,冲决一切羁绊的同时带有自毁倾向。
    </blockquote>

    <blockquote>
      那是精神脊梁骨被打断的一代。即使有少数挑战者,也往往受限于二元对立的格局,成为统治者的镜像——正反不同,可长得一模一样。由于被镜子夺去了灵魂,即使幸存下来,往往变得枯燥而无趣。
      从年初起,我在美国印地安那州一个叫南弯(South Bend)的小镇教书。这里大雪茫茫,铲雪车到处奔忙,在路面刮出刺耳的声音。蔡其矫仿佛和我肩并肩,在雪中趔趄而行。他离开这世界一个多月了。这是个洁净的日子,充满明亮忧伤的日子,纪念逝者的日子。
    </blockquote>

    <blockquote>
      他的反抗是个人的,他相信任何形式的集体反抗最终必与权力结盟,任何以自由为名的造反都将走向奴役之路。一九八六年五月在福州召开的"蔡其矫作品讨论会"上,他在发言中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并不重要,我自认为是一块跳板,一层台阶,踏着它是为跃向对岸或走向高处······所有的诗人艺术家,无不历尽坎坷,屡经寂寞,不被窒息而死就是最大的幸运了!生命即使是伟大而勇敢,也难以达到成功!没有谁保护我们,只有靠自己支持到最后一息······”
      自一九八一年秋,即我们西北之行以来,他云游四海,足迹几乎遍及中国。这一壮举对我来说至今还是个谜。他是为了继承徐霞客的传统,还是为了用脚在大地上书写,追赶青春穿透生命的迷雾?他曾在《自画像》一诗中自问:“从黄昏到垂暮,他还能在眷恋中远行吗?”眷恋与远行,方向相反,却彼此激荡有如持久的钟声。
      他是一面光芒涌动的镜子,与黑暗对立,却并非为了折射黑暗。它似乎提醒我们一个阴郁时刻的到来: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男盗女娼、画地为牢——这一切正成为我们文化的主流。
    </blockquote>

    <blockquote>
      此刻,我坐在大学宿舍的书桌前,窗外风雪肆虐。我极力回想我们间的最后一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沉入我关于故乡的混乱驳杂的印象中;而早年交往的细节,像雨后蟾蜍一个个蹦出来,似乎为了展示时光倒错的意义。是的,我们自以为与时俱进,其实在不断后退,一直退到我们出发的地方。
    </blockquote>

    《忆柏林》

    <blockquote>
    摆脱影子对人的跟踪与其说是现实的,不如说是心理的。
    </blockquote>

    <blockquote>
      在我看来,所谓"分裂的天空”,绝不仅限于政治含义,深究起来其实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分裂。
    </blockquote>

    <blockquote>
      十七年过去了,我依然喜欢漫无目的地满大街溜达。如果说巴黎是阴性的话,那么柏林就是阳性的,它像德国古典哲学一样迷恋空间和秩序——街道宽,屋顶高,公园大我从未见过有这么多绿地的城市。如果说一个城市是放大镜,那么一个人则是尘封的书中的某个字,两者本来毫无关系,除非上帝或历史的欲望要借助城市寻找那个字,并锁定其含义。一个漂泊者甚至连字都不是,只是字里行间的潜台词而已。
    </blockquote>

    <blockquote>
      Y和我消失在这本泥迷宫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让人恐慌,好像被某种东西所控制而不能自拔。我们像孤魂野兔出没,寻寻觅觅。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对德国的理性主义一种深刻的反省,似乎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解释为什么德国人会陷入战争的疯狂。伟大的俄国哲学家索洛维约夫认为有两种认识的方法,一种是外在的,即经验的和理性的,它面向的是现象的世界,获得是相对的知识;一种是内在的,它面向的是绝对的存在,与无条件的神秘的知识相联系。在索洛维约夫看来,理性主义最终把存在等同于思想,未能理解存在的实在,即绝对的存在。按这一批判精神,即与心灵无关的知识必导致精神的残缺,这恐怕也是我们深陷在现代化陷阱中的缘由之一。
      一个穿绿衣服的残疾人突然出现,他少了条腿,架着双拐走在我前面。苍天在上,其实我们都是精神上的残疾人,不可救药。
    </blockquote>

    《在中国这幅画的留白处》

    <blockquote>
    宴请其实是对金钱这古老权力的祭奉仪式,甚至与主客无关。
    </blockquote>

    <blockquote>
    我忽然想起黄永玉最近捐给《今天》的画上的题款:“客里无宾主,花开即故山。”
    </blockquote>

    《旅行记》

    <blockquote>
    看到儿子蹒跚学步的录像带,心有所动——那是旅行的开始,其实,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
    </blockquote>

    <blockquote>
      航空港成了我生活的某种象征,在出发与抵达之间,告别与重逢之间;在虚与实之间,生与死之间。航空港宽敞明亮,四季如春,有如未来世界。我在其中闲逛、读书、写作、瞌睡,用手机打电话,毫无顾忌地打量行人。而我,跟所有乘客一样,未曾相识也永远不会再相见。我们被虹吸进巨大的金属容器,射向空中,体验超重或失重的瞬间。
      从长安街那边出发的男孩到此刻的我之间,到底有多远?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我们这代人违背了古训,云游四方,成为时代的孤儿。有时深夜难眠,兀自茫然:父母风烛残年,儿女随我漂泊,社稷变迁,美人色衰,而我却一意孤行。这不仅仅是地理上,而是历史与意志、文化与反叛意义上的出走。这或许是命中注定的。在行走中我们失去了很多,失去的往往又成了财富。
      看大地多么辽阔,上路吧。
    </blockquote>

    《西风》

    <blockquote>
    穿越沙漠,我对时间获得了新的意识:时间长度似乎只有在广阔天地间才得以展现。
    </blockquote>

    <blockquote>
    “哦,孤单的声音,”他喃喃说:“夜间火车汽笛那孤单的声音。”
    </blockquote>

    <blockquote>
      此时,一列货车与我们平行前进。邹迪叫醒怀亚特,指着车窗外:“看,火车。”我想起艾德,想起他在那静夜中的话:“哦,孤单的声音,夜间火车汽笛那孤单的声音。”
    </blockquote>

    《智利笔记》

    <blockquote>
      安第斯山脉在脚下越变越小,像孩子在海滩堆成的沙丘。拉丁美洲大陆伸向我的童年——是啊,我曾为地球另一角想入非非。其实说来他乡和故土并不远,只不过我当时年纪尚小,对人类的苦难与欢乐一无所知。
    </blockquot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灯(北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su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