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高考,是“寒门学子”唯一一根改变命运的稻草

高考,是“寒门学子”唯一一根改变命运的稻草

作者: 策马天涯ss | 来源:发表于2017-06-05 14:45 被阅读0次
文/策马天涯    图/网络

                                    1

临近高考,全国各地的城市涌现出大批备考强化的学校,决战高考的口号震耳欲聋,但毛坦中学始终“独领风骚”。

在中国说起高考,就一定会提到“毛坦中学”,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偏僻的毛坦厂镇,出产的是应试机器,每年有上万名考生参加高考。美国媒体称其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就像其他一些专门生产袜子或圣诞饰品的工厂一样。

先来看看这个“高考工厂”2016年的业绩吧:

毛坦中学2016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达线人数连续三年突破万人大关,绝对人数超过前两年。一本达线3700人,较上一年净增加600人。理科最高分676,全省排名134;文科最高分625,全省排名82;600分以上193人。其中,毛坦厂中学应届一本达线率为52.06%,本科达线率为90.09%;金安补习中心本科达线率为90%。

成绩还不错吧?对得起“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称呼。但这绝不仅仅是毛坦中学这个学校的功劳。

众所周知,火爆的乡镇一定有他的历史,或旅游胜地,或名人旧居……但毛坦小镇却因“高考”火爆中外,这个乡镇专为“高考”而生:

当地政府早已取缔一切娱乐场所,这可能是中国唯一没有电子游戏厅、台球厅和网吧的小镇,甚至汽车走到毛坦中学附近都要禁止鸣笛。

学校是“炼狱式”的管理模式。学生不准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学生住宿舍,房间里特地没有装电源插座;即使外住的学生,也只是和母亲挤在狭小的隔间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不准谈恋爱……

乡镇里的饭店叫“状元酒楼”,街道上是“清华街”、“北大厅”;街上打出的横幅是“××品牌伴学子安心踏实马到成功”;甚至连三轮车上也挂着高考倒计时牌;临近高考,皮鞋摊都打出了“庆高考,大放价”的促销广告……

很快,毛坦中学又将迎来他“万人送考”的壮观画面,估计送考的第一辆车牌号又是“6666”,司机肯定也必须属马;考生的家长们结伴跪神祈福;当然还有可能极个别的考生无法参加高考,因为他已经在高考前倒下!

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人批评这里是“地狱”,军事化的管理是摧残青春的魔鬼,神经病才会来这里……是啊,有条件的孩子,参加什么高考?要么继承父业,要么出国留学。但“存在即合理”,毛坦中学毕业的孩子骄傲的称其为“普通孩子的造梦厂”。

普通的孩子当然骄傲,这是他们扬眉吐气的唯一机会。而高考,恐怕是“寒门学子”唯一的出路。毛坦中学让多少“寒门学子”考上本科,圆了大学梦,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有第二条路,傻子也不愿意在这“地狱”里煎熬!


                                     2

我爸爸的朋友刘叔,有两个儿子:建业和建国。在农村,两个儿子绝对不会带来传宗接代的欣喜,现在的那里流传着另一个说法:儿子是建设银行,赔钱的;女儿是招商银行,赚钱的。

为什么?因为生儿子要盖房或买房,娶媳妇,要花很多钱,要贷款,付给银行利息,把银行都建设起来了,所以叫建设银行;而女儿则不用花太多钱,还能收到很多财礼,甚至有的女婿倒插门,嫣然成了招商银行。

刘叔的家境自不必说,普遍的“寒门”,靠着几亩地养家糊口,孩子上学的学费多半是亲朋好友借的。但刘叔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信念:就是要让孩子读书,考大学,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上学。

建业和建国很争气,虽不是985、211高校,倒也是省重点本科。刘叔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别提多高兴了,他甚至借钱在村口摆了“酒席”。

建业考进师范学院,毕业后当了人民教师,找了同校的教师当老婆,毕业五年,小夫妻就买了房购了车,听说最近商量着要把刘叔刘婶接到他们的城市生活。而建国本科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在一家世界百强企业做销售主管,也有一片发展的天地。

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考上大学,不也是给人家打工嘛,有什么好得意的。王叔也曾这样嘲笑过刘叔,所以王叔让自己的儿子富强,初中没毕业就跟着远方亲戚去打工,心想早一步出去积累些经验。但事与愿违,混了十几年也没个名堂,照样逼着王叔给他娶媳妇,富强甚至质问王叔为何不让他继续上学,哪怕一个专科技校生都比他有优势……

高考,让寒门的建业、建国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自立自强娶妻生子,让父母的老年不再辛苦,在农村,这就是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们不是“富二代”,做不起靠爹仗娘的白日梦;他们更不是“拆二代”,赶上经济发展坐享其成。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高考!至少通过高考的努力,让自己成为“富一代”,以此改变命运,这已经为祖宗“光耀门楣”了。


                                   3

2014年07月11日,《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出了一个“寒门”冠军:刘媛媛。她来自河北省邯郸市,本科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超演第二季时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在读,网友给予其“北大才女”的称号。刘媛媛在开始时并不被导师们看好,但她一路过关斩将,勇折桂冠。

分享一点她夺冠的演讲――《寒门贵子》:

……

前些日子,有一个在银行工作了十年的HR(人力资源管理师),他在网络上发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意思是说在当下,我们这个社会里面,寒门的小孩儿他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成功,比我们父辈的那一代更难了。这个帖子引起了特别广泛的讨论,你们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先拿我自己说,我们家就是出身寒门的,我们家都不算寒门,我们家都没有门。我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当初我爸跟我妈那么普通的农村夫妇,他是怎么样把三个孩子,我跟我两个哥,从农村供出来上大学,上研究生。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我爸跟我妈都没怎么读过书,我妈连小学一年级都没上过,她居然觉得读书很重要,她吃再多的苦,也要让我们三个孩子上大学。

……

出生寒门,甚至没有门的刘媛媛“火”了,正是因为“高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而另一位“寒门学子”何江,在2016年“红”了,起因是他作为第一个站在哈佛毕业典礼讲台上的中国大陆学生,发表毕业演讲《蜘蛛咬伤轶事》,以“病毒般”的速度在国内传播,大家记住了何江的名字,他甚至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词条。

而词条的简介首句是“何江,1988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不是他的哈佛博士头衔及科研成果,而是“寒门学子”的标签。

河江自己也说,他的性格养成归因于在乡下成长的经历,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很早就要去干农活。而读书是非常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要从农村的社会圈子走出来,只能通过教育,通过“高考”。现在,“寒门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凤凰男”、“凤凰女”比比皆是。

“寒门学子”通过高考的努力,才有机会和“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站在一起。

                                     4

中国从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古人只要刻苦努力,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为朝廷工作。官职、待遇、物质甚至婚姻都是国家给予的奖赏。好好读书就一定能改变命运。

但现在,“寒门学子”的起点更低,或者都没有起点。我们必须要清醒的承认:这个世界是有一些不公平的,那些优越的条件,那些捷径我们都没有,可是抱怨也不顶用,我们只能自己努力,努力成为“拼二代”,努力创造“富一代”。

如果没有高考,“寒门学子”拿什么和那些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拼?

幸好还有“高考”,这是“寒门学子”唯一一根改变命运的稻草。

如今,又一年高考,惟愿高考的莘莘学子,尤其是“寒门学子”加油努力,相信自己;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相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考,是“寒门学子”唯一一根改变命运的稻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yi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