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的迷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的迷思

作者: 张永胜_永往直前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23:37 被阅读54次

在略显漫长的航班上,拿起民航杂志翻阅,这一期讲的是酒,一种复杂的液体。未及读完,已是思绪潮涌。

图片来自网络

1. 酒之印象

酒的味道,印象中是小学时无意间喝的一杯啤酒,不喜欢也不厌恶,就是奇怪味道的水。开始大量饮酒是高中了,同学老师围坐,一杯接一杯连绵不绝,洗手间去了一趟又一趟。微醺之间,欢笑不断,至于说了什么,如今已完全模糊。唯有那种晕晕的感觉最为清晰。后来伴随着一次又一次毕业,微醺的记忆被替换为宿酒后清晨的头痛欲裂。每次都问:为什么要喝酒呢,难道是为了一起用痛苦加深记忆吗?

刚参加工作,办公室第一场迎新晚宴下来,我已经人事不省,隐约记得被拉着认识一个个人,然后是一杯杯酒。从那时,酒的苦涩加上应酬的难受,就开始讨厌喝酒了。无奈,还是时不时被拉去喝着一顿顿言不由衷的酒,黄酒,清酒,白酒,红酒,啤酒……没什么区别,全都是呛人的苦。

2. 酒之意义

转眼六年多过去了,从职场新人早已风化为老油条,理解了角色化生存,酒的苦涩逐渐变得无感。特别是近来在得到上听各位老师多角度谈及饮酒,理解了酒的复杂。

为什么喝酒?有各种深厚的文化,美丽的传说,但从人的本性上看,都是为了借助酒精的力量释放人的另外一面。至于这一面是什么?那就是各人的修为了。

推而广之,职场喝酒正是借助这一作用来开展工作。正常情况下,人人办公室正襟危坐,理性客气,是一个固化的角色存在。酒神光临时,暂时打破了角色限制,少一些掩饰,能够说一些做一些超出角色的事情,不少交易此时得以达成。绝不能想着这些交易见不得光,只是借此机会而已。这并非中国特色,在日本、美国等也十分常见。实际上,这是将酒引用到了更深层次的角色化里了。

为什么不但喝酒,而且经常倒满一饮而尽呢?“感情深,一口闷”看似俗,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口喝下去,势必自己很难受,相当于轻度自残。言外之意就是:我为你“自残”啊,有付出啊,我会珍惜你的,珍惜这段感情的。

3. 酒之健康

这些都是喝酒的世俗社交意义,生理上来说适度饮酒对身体有益吗?很不幸,科学研究证明,只要是酒精,进入人体后都会被代谢为有害物质,包括红酒。从身体健康角度看,喝酒绝对是一件坏事,理性的人不应当喝酒。

但人从来未曾完全真正理性过。有没有人会完全按照健康医生、营养学家教科书的建议生活吗?永远早睡早起,不吸烟不喝酒,每天三公里,情绪平稳。可能会几个,但作为社会动物,他们失去的会更多,不能与亲友一起玩乐,无法与客户畅谈,甚至难以释放自我。引发的心理问题反而会作用于身体,有害健康。适度饮酒,从广义综合考虑来说,或许真的有益健康。

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兴许不是诗仙眼花了,而是借酒洞察到了复杂的人性,游山玩水的我,立志报国的我,醉卧酒市的我……

飞机降落在南方的城市,几个老同学在等着我。多年不见,不喝一杯怎么能尽兴?Cheers!

相关文章

  • 举杯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是孤独的酒。 夜是孤独的夜。

  • 一日一书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随笔

    我有一壶酒 足以慰风尘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天来阁墨痕32李白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的《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孤独时,没人跟他一起喝酒,于是,他举杯邀请明月,算上酒中的影子...

  • 为你读诗·拾肆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影迹(外一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反复吟哦着李白醉酒时刻的脱口诗句。 别见笑,我就记得这一句。...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的迷思

    在略显漫长的航班上,拿起民航杂志翻阅,这一期讲的是酒,一种复杂的液体。未及读完,已是思绪潮涌。 1. 酒之印象 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的迷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ap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