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三国

作者: 飞岩文轩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08:01 被阅读13次

    一代豪杰赵子龙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

    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

    ——《咏史下·赵云》陈普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故称其“常山赵子龙”,以此威名天下。敢问一代豪杰,以何闻名于天下?

    依我所见,这首先与他的忠义士气不可无关。在民间,就一直流传着赵子龙两扶后主的精彩故事。

    且说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因兄长离世而离开公孙瑾,于邺城遇见刘备,从此投靠刘备,开始了29年的大将之旅。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自率军南下攻取荆州。刘备兵败,带着十几万百姓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在长坂坡把刘备的队伍打散了。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此时中间的糜芳看到赵云向北而去便禀报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张飞不听,果不其然,赵云胸抱小主人阿斗,单枪匹马冲锋陷阵,保护着小主人回到刘备身边。由此可见,赵云忠义至极,不管自己的生命安危,在乱军中也能只身保护小主人,更别说为功名利禄投靠曹操了。正是他的英勇仗义,才赢得刘备的信任,为先主打下一壁江山。

    其次则与他的爱民惜民息息相关。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不可置疑,刘备当时就接纳了这位老臣子的意见。身为长年厮杀战场的大将军,何人不想建功立业,安名享乐?可赵云不同,他的心里有的是益州的百姓。百姓刚经历战乱,或倾家荡产,或妻离子散,怎能去征用他们的田地疆土来分发给众将士呢?应安定民心,使他们恢复元气,安居乐业,由此则可民心归顺。且不说其言论对于否,先主刘备也十分赞成并采纳赵云的意见。而赵云的爱民之心和其鸿途伟略也由此展现出来。

    忠义忠君,爱民惜民,此之谓豪杰常山赵子龙也。

    周瑜——智者还是愚者?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可谓是极为著名的一位。在他短暂的人生里,有着"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的智勇事迹,但也有着“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话。

    到底周瑜为智者还是愚者?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提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火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有名的火烧赤壁之战之中,蜀吴大败曹操八十万大军。身为吴国的谋臣,周瑜可谓一大智者。先是巧借苦肉计,棒打黄盖,让黄盖诈降瞒过曹操,借东南火来火烧曹营。后曹操派来的探子蒋干(亦为周瑜老同学)来打探消息时,周瑜巧妙用假书来骗过蒋干,使曹操杀死了水军大将蔡瑁,张允。在周公瑾一步一步的谋划之下,曹操渐渐进入了骗局,从而造成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可以说,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胜利与周瑜的机智有着必然的关系。面对熊熊的烈火,曹军闻风丧胆,夺路而逃,而年轻书生站在岸边的这头,欣赏着自己的胜利。正可谓“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

    由此可见,周瑜实为一机智之人,为何又称他为愚者?

    从他的自身性格谈起。由著名的孔明三气周瑜而知,《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并不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他的性格里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这也导致了他与诸葛孔明合作的时候有着诸多不顺。他无法容忍有一个比自己聪明的诸葛孔明的存在,在初次与孔明交锋时,周瑜就要孔明立军令状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想陷害诸葛孔明,谁知反而被孔明草船智借箭而赢得众人的敬佩,令周瑜自己也不禁感叹“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其实周瑜对孔明的忌惮,也与孔明处处猜透周瑜心思有极大关系。火烧赤壁之战之前,周瑜为火烧之事而烦扰,也被孔明看穿,这也让周瑜大吃一惊,心里更加容不下孔明了。

    事实上,周瑜的智者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谈他的“愚”,实际上是为批判他“既生瑜,何生亮”的心胸狭隘罢了。通读三国演义,让我们看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周公瑾,但同样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气量狭小。且不谈史实真实与否,《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坦然面对,才能和睦相处。

    浅谈诸葛孔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题记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对诸葛亮的评价,在历朝历代,朝野之间均能出奇地达成共识,成为很少发生非议的一位历史名人!此文瑾以浅析诸葛孔明,借以表达崇敬之意。

    在诸葛亮身上,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中就介绍了诸葛孔明后来千古传唱的机智故事。公元225年,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叛,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兵征抚,采取攻心策略,七次生擒孟获,七次放还,使之心悦诚服,归顺蜀汉。再如第四十六回中诸葛孔明巧借天时地利,用草船智借十万支箭,引得周瑜不得不赞叹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诸葛亮的机智,使得他为蜀国建立下了一壁江山。

    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诸葛亮为当之无愧的蜀国一大忠臣,他远扬的美名与他的“忠”有着极大的关系。

    事实上,蜀国的辉煌与它拥有一支规划整齐的军队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作为军事的诸葛亮,一支军队的成功正好体现他的爱兵。诸葛亮不仅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用兵出神入化,而且爱兵如子。他创制馒头就是一则爱兵事例。在七擒七纵孟获班师回朝时,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想到祭奠客死异乡的战士,为了不杀活人,于是想到用由牛羊肉做成的馒头来祭奠这些孤魂野鬼。一方面安抚了死去的战士,同时也保护了活人。

    机智、忠义、爱兵,成就了一个更为他的真实的诸葛孔明。做为谋士、师爷、军师、丞相的诸葛亮,为辅佐刘备,在血雨腥风中打出了三足鼎立的天下,建立了蜀国,战功赫赫,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可谓“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了。

    义士关羽

    甘宁关羽至今传,名将为神自古然。

    ——题记

    作为蜀汉五虎大将之首,关羽的义士志气可是举世无双的。历代朝代多有对他进行评价,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本文瑾以浅析义士关羽,感受一代豪杰的气魄。

    义薄云天,忠贞不移。刘关张三兄弟情同手足,关羽始终追随刘备,忠于蜀国。话说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三兄弟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非常视重关羽,想方设法留住关羽。关羽出于对兄长刘备的结拜誓言,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和与张辽的情谊,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在归降的时间里,关羽受到极高的待遇而义士关羽也非毫无报答,斩颜良诛文丑,立下大功。由此可见,关羽义气十足,先是为义兄刘备不归降,后无辜负曹操希望立下大功,但关羽心中始终有着刘关张结义之事,因此一打听到刘备的消息,立即辞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五关斩六将,留下千古佳话。

    而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更是另一段让人为之动容的故事。

    在赤壁之战失利以后,曹操败退。不巧,在华容道遇到了老交情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无论是桃园结义的刘备,还是在被俘虏时给他许多恩赐的曹操,只要是对自己有恩,关羽必定尽力报恩。正可谓是“历观史记英雄传,谁似云长白马功?”

    高一一班梁展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荡三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ev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