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了一天班身心俱疲
回到家分分钟就想躺尸
做家务?真的没有力气了……
如果有个机器人帮手来处理洗衣叠衣这样的琐事
是不是想想就很开心呢
日本曾推出过一款洗叠机器人Laundroid
而最近另一款机器人也被发明出来
它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计
并由Rethink Robotics公司负责开发硬件

先不要激动
这些机器人虽然对处理手头任务十分执着专注
但是他们的动作却十分缓慢,堪比树懒

Laundroid叠衣服需要4分钟
至于Rethink Robotics的家庭助手
叠衣服则需要15分钟
虽然它们暂时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但是将这项技术应用开发到如此程度也是很了不起了
我们做家务相对容易
但对于机器人的自主系统来说
要理解和可靠地执行家务却出奇地困难
家庭中存在各种变化的状况
比如孩子不一定了解机器人的内部工作原理
他们可能每天都给机器人设定任意的新目标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
就要求机器人必须是多功能的
对环境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并且易于操作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帮助研发机器人的科学家
西德哈思⋅斯里瓦斯塔瓦(Siddharth Srivastava)及
其团队遇到的挑战就是
如何让机器人理解人类主人可能希望它去完成的高级任务
虽然我们可能只是想让机器人洗叠衣服
但机器人需要更多的信息
从如何移动它的每个关节到它执行每项操作时应查看的方向
以及如何使用它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等
如果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能洗叠衣服的机器人
这些困难会变得更加复杂
一个真正有用的机器人
需要接受并执行用户赋予的一系列任务
显然,科学家们不可能
对机器人进行每个家庭
每个可能任务的预先编程
所以,科学家们需要开发
用于分层规划、感知和推理的算法
让机器人能够计算出它需要做什么才能解决给定任务
这不是近期能够解决的问题
它是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许多团队都在开发和测试可能的解决方案

斯里瓦斯塔瓦表示
与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的操作领域不同
家庭的结构更加松散,预期行为更难界定
为了意识到辅助AI系统的广泛社会效益潜力
我们需要开发新的设计原则
使其更易于使用、理解和维护
一旦开发完成
就会有很多其他可能的用例出现
比如机器人可以协助伤口护理
药物管理或准备特殊食物
往期文章阅读: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来哪些“大明星”?
网友评论